第三百二十七章 强烈谴责-《大明王冠》
第(2/3)页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大明也不能装作没看见。
郭资道:“微臣以为,此是藩属国之间的矛盾,按说安南骄横,我大明应戒之惩之,可太祖有训,我大明永不对安南用兵,此事着实不太好办。”
其实有些话不太敢说。
安南如此骄横,就是大明太祖朱元璋惯出来的。
雒佥亦颔首,“虽如此说,但也不能寒了其他藩属国的心,微臣以为,当派一位重臣,持陛下手诏,重斥胡汉苍,强烈谴责他的错误行径。”
现在对安南的策略,也只有学太祖的“强烈谴责”了。
话说,大明臣子的天朝上国思想很严重。
竟直呼安南国王的名讳。
场上的朱棣和郭资两人,竟然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想来也是,胡汉苍要是见着了朱棣,也得自称一声“臣”。
既然都是臣,雒佥作为天朝上国的二品尚书,唤不得你胡汉苍的名讳了?
朱棣闻言颇为为难,“前些日子,在让黄昏回应天的时候,我已经让他知会老大,组建使团去安南,先前因三司会审耽误了,后来三司会审结束,我又口谕老大催了他,只怕此刻使团已经在路上。”
郭资急忙道:“如此,请陛下下旨,着驿站快马加急,等同军情传递等级,务必使团在出我大明疆域之前拦截住,重新选人使团人选。”
朱棣颔首,“此事可行,那换谁去?”
雒佥和郭资面面相觑。
他俩一个行部尚书,对如今顺天那边的官场,已经陌生了些,让谁去两人真还没建言,不过陛下既然问了,总得推举点人,于是雒佥道:“此人,当有我大明读书人的洋洋风华,也得有我大明雄师的虎啸之风,是以应以位居高位的文武并重的臣子,微臣有一人选。”
朱棣眼睛一亮,“何人?”
雒佥道:“如今还在福建的徐辉祖,此人身份尊贵,既是魏国公之后,又是一员儒将,福建大田之战,威名赫赫,可担此任。”
郭资又道:“在此之外,尚需一位真正的读书人,以备出使之时,可雄辩安南之众臣。此人须才华等身,且有显赫过往,当然,徐辉祖和此人,都只是代表我大明,真正威慑安南的,还是得陛下的手诏!”
朱棣眼睛一亮,“朕有两个人选,一者是六首第一的三元状元黄观,二者是那赋闲呆在鸡笼山国子监附近的高贤宁,两位卿家以为谁最合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