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帝威浩然!-《大明王冠》


    第(1/3)页

    黄昏大感意外。

    千古帝王永乐,一生征战沙场的朱棣,喜欢的竟然不是豪壮边塞诗,而是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的春花秋月词。

    说出来谁信?

    黄昏信了。

    朱棣靖难的原因,历史众说纷纭,说是被建文逼得靖难,又或者说是本就觊觎江山,都不影响朱棣成为永乐大帝,但后人对于朱棣五征漠北的原因,大多分析的局势和政治,没考虑到人。

    朱棣也是一个人。

    一个作为天子的父亲。

    太祖“留”给他的大明江山,如果在他后人手中逐步衰落,一生要强的永乐,大概会在九泉之下死不瞑目,所以他要打漠北。

    打得漠北不敢犯南。

    打得漠北无力犯南。

    在这种情况下,他喜欢李后主的词其实就不那么意外了。

    朱棣怕他后人成为亡国之君,他怕大明的未来,又出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种打脸君王和大明百姓得过且过的诗句。

    所以喜欢。

    真正目的,应该是以李后主的词自省。

    朱棣看着围过来的一千精锐,面色如常,眸子里却充斥着复杂情绪,愤怒、失落、失望、黯然、庆幸、高兴……皆有。

    愤怒于老二的疯狂。

    失落失望于老二的不成才,黯然老二的格局太小。

    庆幸于发现得早,帮妻子徐皇后填了个大坑。

    要不然这事传到后世,妻子就会背个祸害家国的恶名。

    所以他不得不来盐官镇。

    至于那一丝微妙的高兴,则是出自于成就感。

    老子果然慧眼识英才。

    当初要是一把火烧了神棍黄昏,那也就没今日这样的黄昏。

    如此臣子,自己前些日子究竟中了什么邪,竟然想把他流放到北方去,这样的人就应该一直在御驾之前不断的出谋划策。

    一线大潮已过,永乐三年真正的大潮刚起。

    朱棣负手向前。

    乌尔莎等人自觉两分,让出一条。

    李谦率领的五六十个锦衣男子亦是如此。

    赛哈智率领身旁的锦衣卫缇骑让开路后,也拱卫在朱棣、黄昏身后,神情紧张,如果对面的人不顾一切,那就杀。

    没什么好说的。

    只需要拖住一点时间,杭州前卫和杭州后卫的精锐兵马就会接到圣旨赶来支援。

    朱棣负手来到阵前,冷冷的看着骑马的将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