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宣威蛮荒-《贞观俗人》


    第(1/3)页

    许敬宗想了想,“谈殿若反,能当三五日草头王,但必死无疑,现在顺从天命,接受封赏招安,这个世封都安刺史,倒是能让他家坐享二三百年富贵,值。”

    “是啊,很值,谈殿也不傻,冯盎、陈龙树、李袭志这些岭南枭雄,都一个个的臣服效忠朝廷,他又安敢螳臂当车?先前也不过是有些狗急跳墙而已,一旦有点退路,他都不至于跳墙的。”

    说白了,其实岭南人造反,朝廷是从来都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岭南人造反,又有几个真正成功过的?赵佗建南越国,可赵佗他本身也是秦国南征军团的官员,并不是岭南土著。

    他建国倚靠的也不是蛮人,而是当年南下的秦国军团。

    南蛮们根本没没什么有眼光有格局的能人,再怎么跳,稍给点甜头,再挥舞下大棒吓唬吓唬,便都会立即认怂的。

    “给谈殿的条件确实不错了,可如何能保证谈殿归附后,其余的溪垌蛮们也归附呢?”许敬宗问。

    若仅收买了一人,也不行吧?

    “这也简单啊,谈殿都能招安,其它酋长们还不能吗?就如对越城蛮一样便行,于各大山里,多设一些羁縻县,委任那些溪垌主任县令等便是,若是一些部族大势力强的,便干脆设羁縻州,任他们为刺史便是,实力再强些的,也可仿对谈殿一样,再划一块地方出来,做为世封地赏赐给酋长们,如此便行了。”

    再加上点通商啊,承诺不编户入籍征税等,相信那些蛮子便会很愉快的接受的。他们会认为战胜了朝廷,逼迫朝廷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却不知道,表面上他们赢了,可实际上朝廷更不亏,最差也只是恢复到了过去蛮人自治的局面而已。

    但实际上,只要蛮子们不再跟朝廷敌对,不作乱,则朝廷便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南下岭南,通过通商交易等,一点点的渗透影响。

    先开市集,再开驿站,然后还可以再移民屯田,设立军站、堡垒、部署军府等等,慢慢的,他们就会发现既离不开中原的商货,也甩不开朝廷官府的治理了,就算有朝一日想反了,可那些军城堡垒,土团乡兵等,也会如一把把抵在后背上的尖刀一样,让他们不敢动弹。

    要对付蛮子们,其实就一条,稳,不要急。

    要跟烘焙小鱼一样,得最小的火慢慢烘焙,心急火大就会烧掉,味道不是苦了,就是化为了炭,浪费了。

    小火慢慢烘,最后就能得到又酥又脆的小鱼干了,入口即化,美味不得了。

    其实南蛮不能跟北胡游牧民一样对中原造成巨大威胁,最关键的还在于生活方式,蛮子们生活在那山里江边,他们跟农耕文明一样,其实都是聚居的,也是较为固定的,部落间相对封闭,更难形成统一。

    甚至会长期内斗消耗,使他们无力走出大山去。

    可他们的内斗,却又不如游牧民那种野蛮征服,年年打,代代斗,也就那样。不像草原上,一二百年,总会有一个部族崛起,然后征服其它部落,统一草原,继而形成能够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强大草原势力。

    南蛮一般不会,他们很封闭,斗来斗去也就是那百十里范围内的内斗,始终很难走出那个狭小的圈子、难以走出封闭的大山,且技术、战术等都会始终比中原落后许多。

    朝廷只要把他们分化分化再分化,然后慢慢煎就好了。

    当年秦朝五十万大军强攻岭南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是最优的。

    秦琅目光落到岭南地图上,在郁江上游,左溪右溪汇聚所在,一座邕州城有些孤伶伶的立在那,邕州城以西,左溪、右溪、都泥江这三大河两岸流域,数以千里的地方,一个巨大的扇形面上,一片空白。

    只有莽莽群山,三江奔流,那里一个州县都没有,连羁縻州县都不曾设立,可知这是一片完全由俚僚蛮甚至是夷人所控制的真正蛮荒之地。

    相比起东边来,那边更蛮荒,更落后,而他秦琅的封地,就在那片空白地图的蛮荒世界的大山东南面山脚。

    所以理论上来说,秦琅的那块地盘很不错,一来靠海,二来靠近安南核心交州,交通便利,也有坚城可倚。

    最关键还在于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秦琅只要往东北山区扩展,理论上来说,只要他有本事,那么仅左江上游就有一千二百里流域可代开拓。

    这还只是从谅山到邕州(南宁),而左江北面还有右江,也是一千多里流域,右江北面还有都泥江,就更不得了,源出云贵高原,在邕州境内就有一千多里,而其上游还有云贵的北盘江和南盘江,都泥河后世也称为红水河,红水河与上游南盘江足有两千里。

    上游的南盘江北盘江,现在一样都是蛮夷占据的蛮荒不管之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