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历史没有重演-《我真是大昏君》


    第(2/3)页

    而同样叫火药,根据配方不同,还有火枪的发射药,轰天雷的爆炸药,以及喷射、燃烧火药等等。

    就凭范文程,连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都不懂,只根据几本古书的描述来找出最佳配比,甚至要超过明军,真是自不量力。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范文程算是个人才,也读了不少书。但也只是沿袭封建社会的思想,更谈不上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想从书中找到答案,想得未免太简单了。

    皇太极倒没责怪,沉吟了一下,说道:“范先生也不必着急,书中记载未必全对,多找些匠人询问,或许会有收获。”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即便威力不如,可也具有杀伤力,倒也不必过于苛求。”

    范文程心中稍感安慰,但却知道有此差距,以火器与明军对阵必然是有败无胜。

    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想扩大火器装备,与明军抗衡的期望已是不太可能。

    当然,抗衡对阵不行,也不意味着火器毫无用处。如果能围困明军所守的城池,火炮的轰击,应该还是破城的关键。

    而且,装备火器的只能是汉兵,这对女真人来说,也是增加自身实力的一个途径。

    就象负责推着楯车去填壕的“炮灰”,多一些总是好的。火器不如明军,但对战起来,死的又不是女真人。

    皇太极做了个手势,示意范文程跟着,他迈步向外走去。

    见皇太极兴致不高,范文程知道定是计划不被采用,也不敢多说,微躬着身随在其身后。

    …………………分隔线……………………

    有备无患,谨慎小心,一直是朱由校所禀持的对敌作战的特点。

    辽镇向东推进至锦州、大凌河,也是布置得周到细致。火炮不到位,朱由校都不会同意开始行动。

    这倒并不是性格使然,而是朱由校根据历史上的大凌河之战作出的判断。

    当时皇太极为阻止明军建成锦州和大凌河两城,急速出兵,终于赶在大凌河城筑好前围困了城池。

    但历史并没有重演,皇太极倒是想迅速出击,破坏明军的推进计划。

    可现在老奴还没翘辫子,代善和阿敏不服他,他在后金的威望和地位也没那么高。

    上万明军六天修好了大凌河城的环形防御工事,建奴没有动静;七天时间又把锦州变成了坚固堡垒,建奴依然没有行动。

    顺利得出人意料,熊廷弼亲自视察完两城的防御后,又命满桂率所部继续在义州屯驻,给锦州、大凌河提供预警。

    其时,在辽东大地终于明显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

    沁人心脾的青草野花的芬芳,夹杂着潮湿的泥土的味道,令人也油然生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盎然生机。

    立于笔架山上,熊廷弼举着望远镜四下瞭望。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北面则是宽广的陆地。

    几位明军将领也同样的动作,望远镜的倍数都一样,只不过做工不同,以显出官阶和身分的不同。

    老熊手里的望远镜是御赐,上面贴了金。皇帝花钱也得省着点,可不敢全用金子打造。

    如同广宁有右屯卫这个集粮之地一样,锦州和大凌河城则将把笔架山作为屯粮之所。

    自古以来,战争的双方都把粮草当作重中之重。截粮、烧粮、抢粮、护粮等战术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应该算是官渡之战的火烧乌巢。

    熊廷弼作为老军伍,岂能不明白此理?笔架山对锦州、大凌河,就如同觉华岛对宁远,重要性不用多说。

    而笔架山的防御也是相当坚固,守军更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可能比大凌河城与锦州更难攻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