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次是真的吗? 皇太极神色有些复杂,意识到父汗正在看着他,等他说出分析和判断,可他真的不敢轻易断言。 刚刚得到的《大明论坛》报上,又登载了明廷调动九边精锐开赴辽东,要一举平辽的消息。 上次就是这样的假消息,使得后金方面紧张戒备,并影响到了对边缘地区的防御,以及对明军进占广宁的反应。 但事后却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九边精锐入辽,完全是明廷放出的假风声,就是为了使后金的军事布置出现错漏。 现在又放出消息,后金依然不敢轻易判断真假。很简单,在明军数面紧逼的形势下,没有给后金留出纠错反应的时间和余地。 历史上的后金也曾实施过收缩战略,但那时辽西明军最远也只推到锦州、大凌河,耗费无数钱财人力修筑的锦州、大凌河城还数次被后金出兵摧毁。 而当时的东江皮岛和辽南旅顺,明军因为兵力和装备的关系,也无法象现在这样构成重大威胁,且在不断向前推进。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明军对辽东的增兵,一来是建奴的实力在这两三年内有不小的损耗,其次则是面对明军的步步进逼,努尔哈赤想集中兵力打个短促突击。 包括皇太极在内,也是同意发动一次反攻,改变或遏制不利形势的继续发展,而目标就是东江本部。 粗略拟定的计划是从辽沈抽调三旗人马,与保护建州卫的两旗共同行动,夹击凤城。如果进攻顺利,大军再转向宽甸,将明军占据的堡寨一一攻破。 在兵力上,五旗人马是占据优势的,借助于骑兵之速,再封锁保密出动的消息,应该能争取到时间,使其他明军来不及发动策应。 但九边精锐入辽的消息,却给这次快速打击行动蒙上了阴影。而且,后金的一些将领认为快攻难以奏效。 经过几次挫败,后金的很多将领对于攻打壕沟胸墙加木桩的防御工事,很是忌惮,或者说有了心理阴影。 这样的防御工事不同于筑城建墙,能够快速地形成,再有火枪火炮的阻击。后金将领们认为即便能快速袭击,将明军据点分隔包围,也会打成一个个的攻坚消耗战。 而辽镇和辽南明军的紧逼,又不会给后金军长期围困的时间,肯定会趁着辽沈空虚,展开行动。 况且,现在天气还热,并不是后金军习惯作战的季节。别小瞧季节,在古代大热天的厮杀作战,伤病者一多,很容易出现瘟疫蔓延。 所以,纵观建奴的军事行动,通常是在秋冬春比较凉爽的季节进行,又以冬季河流封冻为最佳。 历史上在攻打锦州时,便是在夏季,因久攻不下、瘟疫流行而不得不退兵而去。 努尔哈赤也知道季节不太适合用兵,但要等到天气凉爽,形势恐怕更为恶劣,恐怕就来不及了。 “父汗,孩儿觉得明廷还是在虚张声势。”皇太极沉思良久,终于开口说出自己的判断,“军队大量调动,非一时能够完成。天气酷热,对战马影响也大……” 俗话说:秋高马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马匹正健壮的时候,适合行兵打仗。 努尔哈赤听着皇太极的分析,微微颌首,又开口问道:“明军水师不可不防,你可有办法?” 皇太极苦笑了一下,说道:“或可在河中投放木桩以阻敌船,有多大作用,我亦不知道。” 又不是水雷,木桩的撞击能摧毁船只?恐怕也只是得起到些阻碍。 对此,努尔哈赤心中暗叹,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想到海州卫、辽阳遭到了明军的两面压迫,想到明军水师或能直抵沈阳,想到明军在防御上的优势,努尔哈赤发动快速突击的决心有些动摇了。 明军的防御工事和犀利火器固然令人恐惧,但最让努尔哈赤等人感到困难,乃至绝望的却是明军越来越坚强的作战意志。 就算一个据点里只有两千明军防守,死战不降的话,后金军怕是最少也要付出同等的伤亡。依后金的人口数量,能承受几次这样的攻坚“胜利”? “范文程督造的器械可有突破?”努尔哈赤抱着最后的希望,向皇太极询问道。 皇太极躬身答道:“楯车、壕桥都打造了不少,都是原来的样制,未曾造出更新更厉害的器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