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报纸(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2/3)页

    其实施奕文倒是挺庆幸能够收徐光启作为自己的学生,别看他只有十五六岁,可却极为聪明,凭着施奕文给的教材自学,不过只是两个月的功夫,就把《新式数学》里的内容全都学习掌握了,这也是拿出另外两本书的原因,现在是时候让他接触一下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了。

    学生聪明学习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而另一方面,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也为他大开方便之门,尤其是晚清直到解放前的那些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工程学等各学科的电子书,无疑更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那一时期翻译的各学科基础类书籍,更是带有“扫盲”的性质,在这个时代来说,这些基础书目反而更为重要。

    “回头把那些书,全都打印出来,然后再让人抄写一份吧。”

    在徐光启离开之后,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有那一瞬间,施奕文甚至想到了在京城创办一家书院,然后以书院为基础向外传播新学,但是旋即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现在张居正可是为了控制舆论,正在那里查禁天下的私立书院,虽说因为受到地方官吏等势力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彻底执行。但这里是京城,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那个麻烦。甚至也就正因为想要避开目前因为改革掀起的舆论风波,施奕文才会把办报纸的事情一直搁置到现在。

    不过现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随着书坊学徒掌握了石印机操作和制版技巧之后,经过了几轮试印后,正式刊印的事情也摆到了日程上,作为主编的汪明可原本是城中抄报行管事,选他作为主编是因为他熟悉抄报业。不过抄报行和报纸总归还是有所不同的,

    “抄报行的消息它都是通过通政司——六科——提塘层层步骤,然后经过抄报房的刊印最终得以面世的,所以它的消息来源主要是六科或提塘,这些消息都是不触及朝廷的“安全”的信息……”

    听着汪明可的解释着民间报房的新闻渠道是“正规合法”的,甚至是“合法纳税单位”时,施奕文拿着手中的几份抄报行抄报,一边看一边说道。

    “这些官方新闻,肯定是在行的,但是咱们的报纸,肯定不只印这些东西,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是什么?不仅仅是国家大事,朝中的人事任免,更重要的是身边人、身边事,甚至就是像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这样荒唐的事情,咱们当然也要写,当然要写,就是要辟谣,告诉大家这是谎言。”

    解释着报纸的新闻类型,施奕文又提到了记者。

    “这些百姓身边的事情怎么采集?这就要有记者,记者干什么?就是到城中各地打听消息,什么飞贼、大盗,什么家长里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越新鲜、越奇怪越好。”

    施奕文的话刚说完,汪明可立即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