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弹劾-《慕红裳》


    第(2/3)页

    兴许是苍天有眼,蒋文斌拿到这份陈情书的时候,这名忠武校尉也已经被灭了口,但这份陈情书却几经辗转到了蒋文斌手中,成为蒋文斌弹劾周尚书的重要证据之一。

    蒋文斌所参第二件事就更大了。

    三年前,兵部的库部主事叫赵知良,是李相的学生。

    赵知良并非大族出身,中了进士之后费了不少力气托人走通了李相的路子,拜在李相门下。他为人能力一般,但十分善于逢迎,唯李相马首是瞻。作为一颗心甘情愿的棋子,他在李相的学生中算是很受重用的。

    当年李相将他放在兵部主事位置上,其实也是盯住了六部侍郎的缺,只是想让赵主事在主事位置上短短过渡,找个理由推上去而已。

    赵知良自知自己在库部主事的位置上只是过渡。办事漫不经心,纸面上的政绩却做得漂亮。他在任几年,年年库部耗损报得极低,账面漂亮极了,兵部甚至还因此得了圣上褒奖。

    但赵主事其实并未如其他库部主事一般,每年认真清算耗损,只是将差事表面维持的光鲜而已。他甚至差人整理过粮库和军械库,将新入库的军械和粮食摆在最外面,霉变物资塞在最内,上头还放了些完好物资粉饰遮盖。

    原本赵知良这样做,出不了大纰漏,按照兵部规矩,年年盘库都是粗算,精细点库几年才有一次,他将霉变物资掩藏的极好,混过升迁交接的盘点是没问题的。

    他只管他在任账面漂亮,政绩卓著,才不会费心去想下一任库部主事点算出这些积累多年的霉变物资时,要怎样向皇上交代。赵主事想得很好,交接时没出问题,自然以后有问题时候算账也算不到他头上。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三年前,朔北将军穆承德与戎狄开战,强夺失陷已久的朔州,穆经略守燕州不能动,镇北将军穆承信也不敢将手中所有军需物资全调去朔州,毕竟幽州也是对敌前线,轻易动不得。

    因此安国公急急上疏,要求兵部掏家底。这一下赵主事可慌了,急急求了李相帮忙周旋。李相虽生气,但安插了许久的棋子也不能就此废了,因此找了周尚书,在押运军需的路上设了个“强盗”局。

    此事在当时闹得很大,朔州急等物资,兵部押运的物资却被劫掠,押运官兵被杀,足足损失了四成粮食军械,皇上震怒,一面命令彻查,一面急急下令秦凤路调集军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