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极殿内。 朝堂群臣皆臣服于帝威之下。 皇帝亲自下旨,命令梁王率领四十万大军,平定朔方叛乱。 任何抵抗者,杀无赦! 皇帝的旨意虽然血腥,但朔方节度使谋逆在先,也不怪天子手段狠辣。 然而。 兵部尚书却听明白了,皇帝是要发起一场战争。 大唐帝国与突厥的战事刚结束,还未恢复,这种情况下,若派兵与朔方节度使交战,受损的可是大唐根基啊。 兵部尚书作为六部之一,统率天下兵马调动,自然清楚,发动一场战争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不说其他,单是银两消耗,便是个通天数字。 兵部尚书知道,天子抄了前任宰相元载的家产,国库中应该有不少银两。 但那些银两,恐怕都消耗在对突厥的战争中。 在兵部尚书看来,如今国库,必然空缺。 这个时候,天子要是执意再次发起战事,所需要的钱财,从哪里弄? 只能强行从民间征收。 而从民间征收的方式,无非是增加百姓赋役。 赋役一起,民怨随之而来啊! 到那时,即便平定了朔方之乱,对于大唐来说,也是有害无益啊! 一念至此,兵部尚书心里升起了死谏之意。 兵部尚书知道,如今坐在龙椅宝座上的皇帝,杀伐果断,说一不二。 登基短短三个多月,不知道多少官员入狱。 但兵部尚书作为臣子,若是因此退缩,那才是大唐的悲哀。 兵部尚书不怕死,他怕的是,大唐因此一蹶不振! “陛下!” 兵部尚书高声道:“臣认为,针对朔方一事,可以先缓一年,等到大唐恢复些国力,在出军平定也不迟啊!” 兵部尚书的声音回荡在太极殿中。 文武百官听到兵部尚书的言语,尽数头皮炸开。 虽然,在其他臣子们看来,兵部尚书这般谏言,没什么问题。 但也要分清楚场合啊! 皇帝当着朝堂群臣的面,刚做了决定,下一刻,你便站出来否决皇帝,这不是找死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