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张公恩德-《左明天下》


    第(2/3)页

    至于王老爷被谋夺的家产,吴为也是命县丞着手处理,将家产交还给王老爷。

    而刘晓芸和郑贵文的孩子,他则是不被任何人所容,被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

    多年后,有人在绥德见过他,说他搞了一个早摊,卖着一些简单的吃食点心,

    还娶妻生子,性子本份了很多,也知道生活的艰辛了,一家几口虽然日子清贫,但也算是能自食其力,有了自己靠自己的能力。

    言归正传,此事至此,王老爷的事情在张九言的介入下,也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张九言见事情解决,谢过秀才李明友后,便是要走。

    王老爷再三挽留,恳请张九言多住一些时日,他好款待张九言,一表心意。

    张九言自然是不可能在这里久留,再三婉拒,最后骑着马,继续赶路。

    却说后来王老爷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虽然比之以前,少了五六成不止,

    但是比起一般的人家,那还是要富裕的太多。

    因为王老爷快六十了,也没有孩子,家财最后也是无人继承,于是王老更加乐善好施,接济穷苦百姓。

    在明末时期的乱象过去后,王老爷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出,

    族人乡民按照王老爷的意思,在村中创办了一所学堂,名字叫作“张公书院”,以纪念张九言对王老爷的恩德。

    这所书院免费让附近的孩子接受最基础的教育,而学院的日常开支,则全部来自王老爷捐献的田地收益。

    再说张九言,一路打马急行多日,终于是进入到了西安府。

    不过距离那杨鹤下榻的长安,那还有不少的路,张九言打听了一下,估计还得骑马走上三天。

    张九言感概,这真是望山跑死马。

    在后世,从米脂到西安,那也不过是半天的车程,但是自己一连走了六七天,这才刚刚进入到西安府境内。

    这还是自己一路急赶,这样的速度,和后世的差距,那真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进入到了西安府,这沿路的情况要好了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