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稍微翻一翻日本的历史,很容易就能看到,某某家族犯下什么罪行,最后的处罚是家主追放。这里的罪行不乏谋反,勾结外敌这样的大罪。 战国时期大名之间相互攻伐,胜者对于败者的处置一般也都是追放家主,只有特别恨,或者打得特别狠才会杀人。 就算是杀人,一般也只杀老大,下面的人能不杀就不杀。日本历史上很少有斩草除根,灭人满门的做法。 由此可见,正史编纂委员会的这套保全传承的规章与处罚,倒也对得起正史二字。 “阿姨,我再确认一下,除了家主追放,关家还需不需要付出其他代价。” “小俊彦,你不会是想用你自己来换关家的基盘?” 不愧是统帅和智力双80的大佬,神乐千鹤已经猜到了关俊彦的想法,叹了一口气。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不会再有其他代价,只是值得吗?你本可以带领关家创造更大辉煌,超越所有前辈。” 关俊彦笑了笑。 值不值得?要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 日本传统观念肯定不值,但关俊彦看来这就是赚大了。 他不在乎这个家主之位,也不在乎是不是被算作关家人。 以关浩二和丹羽中邦的态度,他被逐出关家,就不是兄长和看着长大的晚辈了? 什么是家? 不是姓氏,也不是形式。 答案,种花家的古人早已言明——吾心安处是吾家。 人心才是关键。 为关家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就不信不得人心! 更何况他不是真正的关俊彦,只是个西贝货。虽说认同了如今的身份,但还是有破绽和被拆穿的可能,借这个机会脱离关家,双方离得远一点反而对大家都好。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是不熟悉与变化最好的理由。 相比之下,一点形式上的损失算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