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立刻就被人反驳,人家都说了会注明出处,只是为课题组寻找思路和方向,毕竟这个题目确实太偏了。 就是就是,花钱买知识总比买没用的东西强。 一时间各种说法甚嚣尘上。 吃瓜的,对线的,看热闹的,什么都有。 比网络流量,我种花家就没怕过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逐渐转向悬赏的课题本身。 这可是十万块啊!真金白银的十万块啊!官方认证的十万块啊! 谁不心动? 文史类研究不比工科系,有的是方法捞外快。 而且题主还承诺这只是挂出来试水的悬赏,只要能让学姐满意,可以继续追加。 总之一句话,不怕我没钱,就怕你没货。 当今社会嘛,只要钱给到位,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排除那些膜拜大佬,求大腿包养,阴阳怪气,祖安求对线之类的垃圾信息,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有干货出现。 三天,只用了三天,就有一篇正式的万字为单位的论文发到指定的邮箱。 关俊彦一看,条理清晰,言之有物,深度足够——一看署名,来自中原某知名高校的历史院系,一位深爱传统文化的年轻讲师。 当即拍板,与答主联系,并进行身份核验后,关某人很爽快地把钱打了过去——当然是用国内事先伪装好的账户。 不是怕人查,是就等人查,好继续钓鱼,钓隐藏在种花家的韩国蠹鱼。 由头很简单,第一个入围的,应当予以奖励,三万块,等后续评选结果出来,还可以追加。 对面也很上道,收到钱的第一时间,回帖并附了视频证明事情不是虚假,不是炒作。 这也就算了,毕竟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币圈大佬都在搞梦想基金,相比之下富二代花钱买作业根本不算啥。 狠就狠在,这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在后面附了一句话——本人只是历史学界的无名小卒,期待各位前辈后辈的精彩表现,莫让人以为我们历史学界无人,国学无人。 这话有点狂了,不仅拿了钱,还要拿名,像是一人发给整个学界的战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