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桓一直在找他的犯罪证据,结果还没等到结果,此人居然死了。 “这本刘建传,各大书坊卖的如何?”赵桓抓着这本典藏版的书籍问道。 这一本书就是两贯钱,共计一千五百四十文钱。 这钱足够一个普通农户一个月的花销。 “这三天仅仅是汴京各大书坊,出货一万三千七百多本,官家。”赵英小声的说道。 赵英经营了不少赵桓内帑的商铺,而其中就有书坊,赵英也跟掌柜的打听过这本书。 “卖的还挺多。”赵桓拍着书,最后将书扔在了桌子上。 他不能将这本书禁了,即使他是皇帝。 禁书这事出力不讨好,史书上,会留下一个控制言论污名,章惇就是因为这个控制言论,一直挂在奸臣传上,挂了九百多年。 赵桓并不是在意史书上的名誉,最主要的是,他越禁,这本书怕是卖的越火。 赵桓仔细考虑了好久,说道:“咱们不是有很多书坊吗?把这些书坊,打上皇商的旗号吧。” “然后将书坊的营收入了国库。” 赵桓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而赵英却皱着眉,书坊的营收其实不高,官家给国库补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八百万两白银,就是最大的一次。 只是他想不明白,为何如此? 既然是皇商,为何最后的收益,却归了国库? 不过,这书坊又不是自己的,官家都不心疼,他才懒得心疼。 “然后呢,将这本书刊印,传行天下吧。”赵桓将一本《三国通俗演义》,递给了赵英,厚厚的一本书。 其实这是一套书,四大名著。而这一套书,系统成就积分商城,定价一分。 《水浒传》自然是不能拿出来的,毕竟宋江造反确有其事,赵桓这个皇帝,自己不能散播造反文化。 《红楼梦》也需要改编,毕竟螨清那种社会体系,让宋人看了会以为笔者在胡编乱造。 《西游记》这本,他比较害怕章承恩跨位面收取他的版权费。 当然赵桓拿出的这本《三国通俗演义》的作者名,是罗贯中。 之所以现在拿出来,旨在推动通俗文学以及白话文,还有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这本三国演义的小说里,赵桓更希望他们推动大宋标点符号,更进一步。 大宋的札子,都是公文,民间出现的句读,并没有用于公文,赵桓读起来太晦涩难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