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一锅乱粥(上)-《脸谱下的大明》
第(2/3)页
之前三年,董邦政本职为苏松海防道佥事,兼任吴淞总兵,勉强算是半文半武,而如今卸任苏松海防道佥事,转浙江总兵,那就是彻底沦为武将。
要知道董邦政虽然没中进士,但也是文官出身,担任过六合知县,其父、其叔父、其祖都是两榜进士,阳信董家也是显宦家族。
站在外围的胡应嘉眉头紧锁,他可没忘记崇文门外钱渊那句话……正要替老友寻他吴时来的麻烦,不过有点古怪,选择在放衙时候闹的这么大,显然是特地选好的,不是巧遇。
胡应嘉还在琢磨事儿,就听见里面冼烔尖锐的叱骂声,“……不过一丘之貉!”
“的确,董原汉和吴维修向来交好……”旁边一个户科给事中小声道。
胡应嘉一惊,转头问:“怎么扯到董原汉了?”
“骂他们一丘之貉……”户科给事中饶有兴致的捋须道:“先听听,今儿可是开了眼界了。”
之前被骂得抬不起头来,吴时来还能忍,不是他想忍,而是他想不明白,说起来董邦政由文转武一事三年前就被钱渊当年斥责过,这时候翻旧账做什么……现在他明白了,转着弯儿绕到了董传策身上。
董传策和徐府走的不算近,但毕竟是华亭人,而吴时来曾任松江府推官,又是徐阶的门生,和董传策常常同进同出,交情极好。
“住口!”吴时来高声打断冼烔的狂喷,“原汉兄弹劾国之奸臣,凛然风骨,朝中上下无不相敬……”
“呸!”冼烔双目赤红,团团拱手道:“诸君中亦有东南人氏,当知在下出身寒门,若无虞臣兄,何来冼博茂今日!”
一旁有人点头道:“的确如此,虞臣兄对博茂如父如兄。”
冼烔上前两步,紧紧盯着吴时来,“去岁虞臣兄为董原汉六月定稿,何以今年四月上书弹劾?”
周围安静下来,很多人这时候才知晓,那封奏折是陶大临为董传策定稿……难怪妙笔生花。
吴时来一时大惊,脱口而出:“你如何知晓的……”
吴时来很确定,那封奏折随园事前是不知情的,一方面在于随园始终在分宜、华亭之间摇摆不定,陶大临不愿意此事为徐渭等人知晓,另一方面锦衣卫很顺利的搜捕陶大临,随园显然不知所措,这也证明了陶大临没有泄密。
这等密事只有徐阶心腹才知晓,而陶大临现在被关在昭狱里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