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打面仓(求收藏)-《天字一号顽主》


    第(2/3)页

    林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两人说话的时候,小贩利落的装了一盒,黄橙橙的面仓装在透明的一次性饭盒里,卖相还不错。

    “还挺讲究卫生~”大叔瞄了一眼调侃道。

    林剑顺手掏出手机,对着倒骑驴把手上的二维码一扫,接话道,“那可不,什么不都得讲究个与时俱进?”

    大叔感慨,“是啊,眼瞅着都快2015年了,日子过得真快~”

    顾不上给大叔搭腔,打开盖子直接上手夹了一块塞入口中,别说,还烫着呢——香、甜、糯!

    是小时候的味儿~

    得,不用他说,看那享受的表情,大叔就知道这面仓准没错。

    笑嘻嘻的冲小贩说,“再来二斤,顺路带给家里老娘尝尝,年轻时就好这口。”

    林剑嘴里塞得满满当当,还不忘比了个大拇指,“正宗,能有20来年没吃过了,真不错。”

    说起来这‘打面仓’也是京城小吃里“guan承民俗”的一个代表。

    没错,这还是一道宫廷小点心,但其实是从民间老百姓做的豆面糕和驴打滚那里学来的。

    老百姓做的豆面糕和驴打滚都是黏黄豆面的,裹上豆沙、红糖馅,上锅一蒸,再裹上豆面,让人一吃就上瘾,凉热皆可。

    可到了guan府里,大老爷们自然不能跟‘小老百姓’们吃的一样,食材方面也要更讲究一些,整体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用熟芝麻代替黄豆面,用煎炸取代驴打滚的蒸制,总体来说口味也就要更香,刚出锅的时候趁着烫嘴的时候咽下去,香气回味无穷。

    之所以取名‘打面仓’,也是寓意着五谷丰登,粮仓都装的满满的,要不是手续太过繁琐,这么经典的小吃也不至于流传不下来。

    软糯的年糕在牙尖打转,连吃了两块还不嫌腻,要不是刚吃了一大碗炸酱面,这一盒面仓都不够垫肚子的。

    意犹未尽的盯着重新盖上的保温箱,嘬着牙花子道,“可惜这东西凉了不好吃,不然你这一箱子我包圆了。”

    大叔掏出现金结账,把装着面仓盒的塑料袋挂在自行车把上,脚下蹬地,哧溜一声蹿了出去,着急劲儿生怕家里人吃不着热乎的面仓。

    林剑在后面招手,“回见了您呐~”

    这就是京城‘小老百姓’们的生活,贴地气,幸福往往流淌在这小小的瞬间。

    小贩还要继续卖面仓,冲林剑露了个感激的笑容,这才慢悠悠的上路。

    林剑担心以后没面仓吃了,好心提醒了一句,“前面胡同口直行,别拐弯儿,拐过去就是居委会。”

    小贩身子一歪,“得嘞,谢谢,下次再见到您多饶您一块儿~”

    嘿~小子够会做生意的,看来这小子可没刚才表现的那么憨厚老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