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写设定-《重返2008年》


    第(2/3)页

    李达家里距离县城其实也不远,大概是十里路多一点点吧,他也没量过,大概就是这么多。

    坐车上桥,过了河,就下车了,在大桥的码头下去,下面有几辆三轮摩托车在等客,这种三轮摩托,也就是这几年还有余热了。

    到13年的时候,这种车也没生意了,而下桥之后,村里也没有班车,李达回家要么就是叫家里骑摩托来接,要么就是从县城里多花点钱直接坐到家。

    当然,也有可能李达不是那么累的时候,也会选择走回去,从码头到家,就只有四里路的样子,走走很快就到了。

    李达的小学就是建在这不远处,那时候天天走路上学,可能是腿太短,总觉得特别远,而李达是这个方向最远的那个,同行的小伙伴都到了,他还得再走一段路。

    那时候也还是泥巴路,而现在,村里都是水泥路了。

    如果不是天太热,稍微有点怀旧心情的李达或许就走回去了,但是,这大热的天,顶不住。

    李达便爬上了三轮摩托车,这一看,巧了,正是他大姨父。

    “嘿,达买子,回来了啊!”

    这边的方言,意思是妹子。伢子,就是男孩的意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论男女,都叫maizi。(为方便阅读,后续该有此方言的地方,会减少出现,改为直呼姓名)

    “伟舅舅。”

    李达叫了一声,打个招呼。

    在中国传统称呼当中,妈妈的姐妹叫姨,兄弟叫舅,不过,李达也不知道是这里习俗如此,还是就他们家不一样,总之,妈妈这边的亲戚,不管男女,都叫舅舅。

    然后在称呼前面加个名字。

    比如大姨父叫侯伟军,就叫伟舅舅,大姨妈叫张玉,就叫玉舅舅。

    李达的大姨父就是跑三轮的,有时候也会贩卖水果,至于什么时候贩卖水果什么时候拉客,李达就不知道这个规律了。

    可能是随缘吧。

    李达不太擅长和长辈说话,只好尬聊道:“没贩水果吗?”

    试图找个话题。

    “没有。”

    话题终结。

    李达注意到,大姨父的视线放在了桥上,这是在望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