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问策-《一元武圣》
第(3/3)页
“徐中堂谬赞。”高泰哪里敢相信,连连摆手,心中暗道:我不过是参照了后世城管的做法罢了,哪是自己的才华?
徐世昌见高泰不倨傲也不得意,眼中精光一闪,更为尊重的问道:“王先生谦虚了,我深研你的做法,感觉颇有启发,若是朝廷在各城市也成立一个管理民生事务的衙门,是不是能充实国库,提升国力?”
“想法不错,只是谁人经手?如今的官员能有几个可做实务?”高泰却不乐观,摇头道。
徐世昌搓手不语,多年亦不曾有人怼他,所以乍然有些不习惯。
高泰却无所谓,他知道徐世昌既然把自己当高人了,那索性就真实吐露,反倒比唯唯诺诺强上百倍。
“老夫昨日听了孙师傅说了你对朝政的意见,感觉十分中肯,不知阁下可有出仕为官的念头?”徐世昌收拾好心情,摆正心态,问道。
高泰闻言一愣,暗道:莫非徐世昌想要举荐我做官?我与你积攒些交情还行,若是拉我上满清的破船还是算了。
正要开口推辞,徐世昌似乎已经看出了高泰的意思,忙说道:“老夫冒昧了。敢问王先生有何追求?大丈夫立于世总有所图,你能创立救国长枪会必是怀着救国强国之心愿,老夫也是一心在此,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说完话徐世昌起身施礼,高泰慌忙起身躲避,而后苦笑道:“这如何使得?徐大人折煞小人了。”
徐世昌也不起身,高泰只得上前架起他,说道:“我也没什么能力,既然徐大人非要我说,小人就谈一谈。”
高泰毕竟也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接班人,虽然当年是个学渣,但是晚清民国的历史由于中学时占据的教材中较长的篇幅,所以学得还算扎实。
思索片刻,高泰就开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没几句就把徐世昌给镇住了。
“几位老中堂、大人搞洋务运动几十年,国家人民都没富裕,甲午战争还败给了日本人,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只不过是续命而已,西风东渐的时代,清廷的政治体制已经落后,落后的制度和执政者让中国人才凋零,事半功倍,在各国都飞速发展的时候,中国不进反退,步步落后,就算是再有是个李鸿章搞洋务,也难以保全国体不失……”
“不调整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只能慢慢腐朽下去,解放劳动力,发展工业化,集合一国之力,调动全国资源,这才是在大争之世求得生存的唯一道路……只有改变体制才能控制一国能量……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