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可以看出来,商鞅入秦的过程带着很强的功利性。 某种程度,有点像现在的公司寻求投资人投资。 先拿一个项目试水,投资人不喜欢再换,投资人还不认可,再换,直到投资人认可,皆大欢喜。 这个版本的商鞅,形象更像是一个政治投机者,贩卖自己的治国理念。 甚至让人怀疑,如果孝公喜欢王道,还会不会有名垂千古的商鞅变法。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商鞅试探秦孝公,他是在考验秦孝公是否值得投效,两者的理念是否相同。 就像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用三顾茅庐试探刘备的仁厚和胸襟,最终认为是一个可以辅佐的明主。 还有人说商鞅这么做是在自抬身价。 好东西就得抻着来,设置一些门槛,有利于对方提高对方的重视,上来就交底,反而会让对方不珍惜。 这是一种高明的自我营销手段,诸葛亮的三顾茅庐其实也是这个套路。 反正不管是那种说法和解释,商鞅和孝公君臣相宜的过程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而如此知名的历史事件,《大秦帝国》也不可能不提。 但是话又说回来,《大秦帝国》既然以商鞅为正面主角,就肯定不能“政治投机者”这个负面版本。 自抬身价这个中性偏贬的形象,也最好不用。 所以,“良臣择主”这个喜闻乐见的戏码才是《大秦帝国》最好的选择。 在《裂变》剧情中,商鞅在百里遥的邀请下,远赴秦国。 心有大志的他,没有上来表明身份,而是暗中观察秦公为人。 当时,秦孝公发布招贤令,有数百位士子前来仕秦,然而孝公并没有急着面试,而是提了一个要求,让各位士子便访秦地,在根据所得献上治秦之策。 很显然,秦孝公十分明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 可是孝公的要求,却得到了很多士子的不解,大家纷纷抱怨,更有甚者直接拂袖而走,孝公无奈,只能以利诱之,总算留下了不少人。 而商鞅在其间没有说话,事后找了景监帮忙,借了一些衣物,便前往秦国最贫穷的地方寻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