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飞花-《兼济大明》
第(2/3)页
谁知道这黄邵是个事儿精,他今日难得借着接待京城樊定波的机会,才得以跟知府高安共会一桌,杭州府的治所便是钱塘仁和二县,他这个知县说好听点儿是一县父母官,说难听了,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毕竟知府衙门就在城里头,你县衙再大能大得过它?
此刻这事儿精便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开口了:“今日难得有南北才子,京城贵客在此一聚,更有士林间盛名鼎鼎的高大人居中主持。”
说到这里,黄邵淡然笑了笑:“高大人,仅仅听曲饮酒却也无趣,不如咱们行这飞花令如何?”
“如此甚好!”高安点了点头,继而又用征询的目光看向米郕,说道:“然如金文圣等人皆有才名,至于米公子……”
他这言下之意是在座的都是文人,即使是这陈行之也能写上一两篇好词来,你米郕如果不愿参加,倒也说得过去。
米郕却笑了笑,拊掌说道:“我虽然才识远不及定波、文圣、行之,但与诸位才子共行花令,倒也是一大快事!”
飞花令,出自唐代文豪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算是当下清流文士之间颇为喜爱的一种劝酒玩法,然而这种玩法若是腹中没些才识沟壑,恐怕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甚至会让共饮之人贻笑大方了。
这飞花令的变化多样,然而大致的意思却相同,比如第一个人先说一句带有“花”的诗词,此句“花”在第一个字上,那么第二个人便要接上另一句,比如“落花人独立”,这个“花”就要落在第二个字上,如此类推,直到到“花”在第七个字的时候,这一轮才算完成,再从第一个字开始。
当然,这七句之中若有人答错了或者答不出来,甚至是追溯不到原文的胡乱编造,那自然便是要罚酒的。
到了现在,飞花令有了各种变化,难度也随之增加,如将这令定为“梅花”,或是直接舍弃了花这个字来,直接用上了“春夏秋冬、春花秋菊”等等,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极为考究参与者的才学机敏,所以高安才会多问一句米郕的意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