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终末-《左道之士》
第(2/3)页
“终末的一战结束,我等至少有千年的清静。为了未雨绸缪,还是趁着道法显圣尚未衰退,试着推行道法工业革命。”
帝君伸手轻轻一点,凌霄殿的白玉台阶上,顿时现出九州风物图,锦绣河山,具体细微到了极点。
“为政者,最忌讳盲目而动,譬如瞎子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全貌。正因为如此,道法工业革命,理应选择盛产仙灵晶石的南海,拥有深水良港,地理优势明显的地方。”
建安十三年(黄帝纪2906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长者在中华大汉帝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正式开启了天庭推动的道法工业革命。
火灵真气机的诞生,以及衍生出的纺织机,以摧枯拉朽之势,粉碎了古典时代以家庭为基础生产单位的小农庄园经济体系。
插秧机和收割机的出现,配合堆肥、灌溉体系和风调雨顺,保证年年粮食大丰收,将大量人力从农田里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炼气修行中去。
大汉帝国本来就有很浓的尚武之风,转向全民大修炼还差点火候,不过当待字闺中的女儿家,都开始手持五色丝线,制作蕴含灵韵的法衣时,人道气象前所未有的强盛。
天庭在交州南海郡的试验田,经历三年的道法工业革命,不仅生产力大爆发,修道的种子也获得了一大批,并顺利地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
不过,这些还不够完备,毕竟任何成功的经验都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于是在大汉帝国的明里暗中推动下,准备在北方、中原等地开辟多个试验田。
汉帝刘协在洛阳城外的皇家庄园试演推行道法工业革命,放在眼皮底下近距离观看,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的脉络,领会“老师”的真正想法。
北方的试验田,选在幽州的乐浪郡,主推“五巾力士”这类的道法傀儡(机器人),代替普通人的大部分工作,可以让人有更多闲暇时间,投身到练武、修行当中去。
此处人少地多,山林之中多有擅射的东夷,野性未驯的兽人部落,更有东海四岛往来的小妖、精怪,甚至上古遗种、神民的苗裔,形势十分复杂,全都有赖于大汉帝国的赫赫军威压着,揍遍所有不服的邻居,才真的站稳脚跟。
不过,乐浪郡郡守诸葛孔明觉得五巾力士未免有些不足,就向朝廷要来开办道法学院的特许,自己担任院长,开始培养道兵、术师甚至正式授箓的道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