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灭城-《神国之上》


    第(2/3)页

    宁长久道:“以毒攻毒嘛,难不成还要画个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师妹若是天官,难道还要指派财神去驱鬼不成?”

    宁小龄觉得有些道理,看那浓眉大眼,神色夸张,身披骨头般的铠甲,踩着一只破碎骷颅,手持桃木剑,铜铃大小的眼睛盯着天空的画像,好像觉得顺眼了些,便语重心长道:“那便派你出征吧。”

    她又拿起那副楹联端详了一下,分别写着“天外明月共青山不老”与“一池城府同仙门长生”。

    “先放那副呀……”宁小龄默默地盘算着顺序,却也争气地没有求助师兄。

    在过去,挂新联,贴门神可都是家境殷实一些的人家才会做的事情,宁小龄小时候家中便年年换,直到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她想着伤心事,抱着它们来到门外,张贴了起来,叹息道:“唉,师兄啊,你看,老婆婆随手送的东西,可都比你花大价钱买来的实用!”

    宁长久在桌案上摆弄着那些他买来的“古玩”,笑着应承道:“师妹教训得是。”

    宁小龄听着他的敷衍,双手叉腰,气道:“师兄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等到宁小龄忙活完,宁长久走出去,视察了一下她的成果,宁小龄对于自己一丝不苟亲手张贴的门联满意极了,越快越喜庆,很有年味。

    而宁长久只是微微笑了笑,然后将视线投向了这片夜色里,不知在望何处。

    ……

    [笔趣岛    www.biqudao.info]  ……

    赵国皇城,书房之中,赵襄儿披衣独坐,墨发散在肩背,一双点漆眸子望着长案上摆放的书简和图卷,似在静思。

    落地宫灯已燃上了火,火光透过帷幔轻纱,落到她身上时已有些凄清绰约。

    两位宫女垂着螓首立在她的两侧,静静地等着这位身披漆黑龙袍的年少女帝发话。

    那些堆积的书册赵襄儿已一份一份地看过了,她脑海中推演思索着,那龙袍黑得如稠,其上金线细绣的真龙静静地趴着,少女的腰背始终挺得笔直,那衣袍自后颈处便断崖般垂下。

    见主子都这般认真,两位宫女自然立得笔直,神情肃穆,连呼吸都轻了许多。

    过了许久,赵襄儿才合上了手中的书卷,闭目养神,道:“都纳回库中吧。”

    两位宫女连忙领命收拾起她的桌案。

    赵襄儿看着这些资料,回想着两个月前皇宫中发生的事情,推敲着是否有自己错过的细节。

    “如果当时皇城真的闹鬼了,那源头是什么?最后又是如何消失不见的?”

    “请来的这些道士大都是皇城中小有名气的驱鬼道人,其余的也是康城,羊州城等邻近皇城的地方,为何偏偏又多出一个临河城的……这临河城再远一些,便都是沙河了,那几乎触及到与瑨国的接壤地带,这么远的地方,有必要修书一份,请一个道法不算多么高明的老道士?”

    “而那个人又偏偏是宁擒水……”

    “还有,宁擒水为什么又千里迢迢来,究竟是许诺了什么?当年请道士的,应该是巫主一脉在负责才是,如今巫主一脉已经残落,应是无人知道这些了……”

    “宁擒水……宁长久宁小龄,一个偏远小城……这世上真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赵襄儿忽然睁眼,道:“等等。”

    原本收拾好书简准备存入书库中的两位宫女停下了动作,恭敬地面向了她。

    赵襄儿道:“去找一下关于临河城的资料,送到我这里。”

    “临河城?”其中一位宫女微惊,道:“殿下,奴婢便是临河城出生。”

    赵襄儿秀眉再蹙,疑惑着世上真有这般凑巧之事?

    “与我讲一讲关于临河城的情况吧。”赵襄儿道。

    那宫女兰指轻触下颚,目光短暂失焦地沉思了一会,道:“不知殿下想知道什么,临河城不过是座普通小城,并无什么特殊之处呀。”

    赵襄儿问道:“可有什么奇人异事的传说,亦或者是古怪些的建筑?”

    宫女想了想,道:“临河城最出名的,便是那条穿城而过的大河了,那条大河的上游据说便是沙河,当年赵与瑨国战,沙河外尸骨成山,许多被连带着冲入城中,埋在河下,血腥气不散,据说生出了许多水鬼,费了好大的劲才得以再可行船。不过那也是听长辈说的,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