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迁都的选择-《北宋不南渡》


    第(2/3)页

    至于都城血统,江宁府更是纯正。

    战国之时,吴越便在此筑城,及至三国之时,吴国又以此为都,东晋南北朝更是南渡汉人的栖身之所。

    上千年的发展和运营之下,江宁府的规模仅次于大宋四都,差也不会差的太多。

    “江宁府,南唐曾在此立都,富户云集,又有长江天堑以为屏障,理应为都城新址。”

    在李纲提出迁都的时候,张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倒是没有像李纲一样,提出两个最合理的新都所在,直接认为迁都就应该迁去江宁府。

    “在此之前,臣已经与数为大臣商议过了,他们都认为江宁府是不二之选。”张浚又补充道。

    李纲对于选址并没有特别的明确的态度,对他来说,在哪都没有区别,只要不是依然待在这破财的开封城中就行,免得金人再次南下,又是像现在这般手忙脚乱,还要担心皇帝的安危。

    “陛下以为如何?”李纲低头请示道。

    “此事朕也想过了,至于迁都的地点,便定为应天府为佳。”

    臣子们显然更偏向于江宁,却没预料到赵榛最终选择的是应天。

    选择应天的理由对于赵榛来说也很简单。

    那就是华夏几千年来,除了朱元璋之外就没有北伐成功的记录。

    这并不仅仅是巧合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便是南方,南方江浙士族,他们大多没有任何进取之心。

    对他们来说,由于太过于富裕,以至于只想着守住自己的财富,北伐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除了让朝廷加征赋税之外,毛都没有。

    自己的财富永远比民族大义更加重要,就像许州,古往今来就是谁来降谁,没有一次抵抗的记录,由此就可见一斑。

    哪怕是朱元璋北伐成功,也是因为淮右士族在朝堂上比江浙士族更有话语权罢了。

    把国都定于江宁,北伐之业肯定会受到想象不到的阻力,朝政风向被江南士族所左右,那就真的只能醉生梦死于江南的繁华中慢慢等死。

    “应天府虽然保存完好,但毕竟没有任何屏障,倘若金人再次南下,怕是无险可守。”张浚仍然觉得江宁比应天府更适合作为首都。

    “张爱卿刚才也说了,江宁府曾为南唐故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