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雷池 7-《一妃虽晚不须嗟》
第(2/3)页
人物生平编辑
年幼失怙
温庭筠,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之裔孙。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生于太原。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温庭筠父亲去世,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生活。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温庭筠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由云南征拜刑部尚书,对温家施以援手,带温庭筠至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三兆村南)与其子段成式结伴共读。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温庭筠与段成式随出镇淮南的段文昌到江淮吴中一带。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温庭筠与段成式随调任荆南节度使的段文昌到荆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温庭筠朋友李远登进士。温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寄李员外远》。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温庭筠有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后,温庭筠告别段成式离开西川北上长安(今陕西西安)。[4-5]
才高累身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温庭筠似曾与庄恪太子李永(唐文宗子)交往,故应于是年前迁居长安。有诗《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秋试京兆,不第,返回故乡太原。是年三月裴度去世。温庭筠集中有《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可能作于是年。据此诗中“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温庭筠可能曾与裴度有交往。集中另有《题裴晋公林亭》,作于裴度去世后,年月不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