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到了晚上,用完晚饭,顾婆子和梅氏便将放在屋檐下的糍粑连同簸箕一块儿抬到了灶房里头。 “奶奶,这糍粑你怎么用纱布罩着?是怕落灰吗?”顾乔一边帮忙掀开纱布,一边问道。 因为她觉得有些奇怪,若是为了防止落灰,一层纱布便足够,但顾婆子罩了两层纱布。 顾婆子回道:“既防止落灰,也防止破皮和裂纹。” “裂纹?” “对啊,外面有风,这才做好的糍粑被那冷风一吹,表皮容易发皱不说,一不注意就裂开了,那可就不好看了。”顾婆子回道。 “是啊,要是裂开了,你娘我还是怎么往上印花儿。”梅氏拿着一个木模子走了过来。 顾乔发现,她另一只手里还端着一个小碟子。 “娘,这是什么?” “染料。”说着梅氏将手中的模子在染料中蘸了蘸,然后往糍粑表面上像盖章似的那么一扣,一朵栩栩如生的红色牡丹便在糍粑上绽放了。 “这糍粑啊,这样弄好了又叫年糕。你看,这圆溜溜的一个,再加上这牡丹,富贵团圆,这寓意是再好不过了。”顾婆子笑道。 “对啊,这模子还是你爹爹当年刻的呢。”梅氏也笑。 牡丹? 富贵团圆? 顾乔瞅着那大富大贵的花朵,头一次觉得,她那举人爹爹似乎并没有文人的清高傲骨嘛,竟然喜欢这人间富贵花。 平常的文人墨客,不都喜欢什么竹啊梅啊、松啊菊的吗? “这样是不是好看多了?”梅氏一边印花,一边扭头问顾乔。 “娘,这染料,不会食物中毒吧?” “说什么呢,你这孩子!这染料是茜草制成的,咱们老祖宗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顾乔鼓了鼓腮帮,嘿嘿地傻笑起来。 原来如此,她的确想多了,这个时代,也只有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 普通农户能用得起的多半是植物染料,而植物染料,一定用量的前提下,基本上都是可以食用的。 梅氏见她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便将手里的模子递了过去,“喏,你来印。” 顾乔欢喜地接过,然后连着给三个糍粑盖了戳。 只是盖完后,她突然抬起手,望向梅氏,问:“娘,能不能借您的毛笔用一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