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灰心 振作 成功-《旺门佳媳》
第(2/3)页
沈青见他二人都一脸的镇定,章炎本来就是她的主心骨,季善也以实际行动,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让沈青数度看到、感受到了她的沉稳可靠。
不自觉也镇定了不少,只还是一脸的苦相,叹道:“怎么四弟就这么的不顺呢,他受的苦还不够多,遭的罪还不够多呢,老天爷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肯对他好一些?只盼明日能顺顺利利吧,不然……”
后面的话忍住了没说,而是看向季善道:“善善,娘有没有跟你说过几日打算去舅舅家一趟,估摸着两位表嫂都快生了,要去瞧瞧,帮帮舅母的忙?正好舅舅家附近有个观音庙听说很灵,到时候要不我们跟了娘一起去舅舅家,顺道给四弟还有相公,都求个符回来,好让观音菩萨保佑他们以后都顺顺利利,双双高中?”
路舅舅七月里就带着两个儿子出远门贩货去了,辛苦自然是辛苦的,收益却也极为丰厚,所以才会两个儿媳都那么巧有了身孕,前后还只差半个月不到,父子三人依然如期出了门。
余下路舅母要照顾儿媳和孙子孙女们,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自然也顾不得旁的了。
所以不管是沈恒之前一度病危,还是他之后娶季善,再到沈家分家,接连三件大事,路家都没人到场,只托人带了厚礼来,实在是因为暂时家里没人。
不然以路舅舅对妹子的看重和对沈恒的疼爱,沈家这个家岂能说分就分,真当路家没人了,可以任由沈家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不成?
季善倒是没听路氏说过要回娘家的事儿,道:“两位表嫂都要生了吗?那我们的确该去瞧瞧,帮帮忙才是。”
章炎则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求什么符呢,求符若有用,大家还苦读十几年做什么?”
换来沈青的白眼,“神佛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不知道就别乱说。四弟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啊,我回头跟娘说去,舅舅舅母对我们家从来都特别好,说来你既已进了沈家的门,是沈家的人了,也该去拜见一下舅母,让舅母见见外甥媳妇才是。”
季善对沈青的求符说其实跟章炎一样的想法,但见章炎挨了怼,也就识相的没有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道:“回头看娘怎么安排吧……”
话没说完,就听得路氏好像在堂屋叫她,忙出了门竖耳一听,果然没听错,遂与章炎沈青打了个招呼,去了堂屋里。
就见沈九林和路氏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一见季善进屋,路氏便道:“善善,你爹和老四明儿要去拜见夫子,你觉着我们送点什么礼物给夫子的好?我本来想送一只鸡的,可上次你们已经送过了,鸡蛋暂时又没有多的,送布料尺头的,又怕夫子他们瞧不上,你有没有什么主意?”
季善看了一旁的沈恒一眼,才道:“这送礼物最要紧的便是心意,只要心意到了,送什么东西反倒是次要的。要不,我们做些米糕糍粑什么的,给夫子送去吧?”
路氏想了半日,都没有更好的主意,其实也不是没有更好的主意,只是得花银子,听得季善这话,忙点头道:“这个主意倒是不错,那我这便蒸糯米去啊!”说完便往外走去。
“娘,我帮您。”季善见状,又看了一眼沈恒,示意他一定要振作起来,才跟着也出了堂屋。
路氏的动作很麻溜,不一时便已将糯米给蒸上了。
季善一直帮她烧火,不经意一抬头,才发现烟雾后面的路氏早已是泪流满面,忙起身走到路氏身边,低声道:“娘,您怎么哭了?没事儿的,夫子明儿见了相公和爹,指不定又同意相公回去复课了呢?实在不行,相公还可以在家里自学啊,只要相公不再惧怕上考场,我相信他一定能中的!”
路氏拿围腰擦了擦眼睛,才摇头哽道:“我就是觉着老四太不容易,我们都太不容易了,老天爷就不能对我们好点儿吗?不过你放心,我没事儿的,经过了之前老四差点儿就……之后,其实旁的事我都看淡了,只要他能好好儿的活着就成。你们爹应该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明儿若能成,当然最好,若不能,就这么着吧,不中秀才难道就不活人了?以后让你们舅舅带了他去贩几趟货,待有了本钱后,去镇上开个书店什么的,日子一样好过。”
可真的好难过,好不甘心啊,事情一桩接一桩的来,对他们母子稍微好一点怎么了嘛?!
季善能理解路氏心里的沮丧与绝望,因为知道自己的力量在老天爷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多么拼命,到头来却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让人怎能不绝望?
便是季善自己,之前因为莫名其妙就来了这个鬼地方,压根儿没有丝毫回去的希望,又何尝没绝望过呢?
可绝望能解决什么问题,惟有挺直了腰杆,无论疾风骤雨,都直接面对,咬牙挺过去,才能让自己不被命运打倒!
季善少不得把之前劝慰沈青的话,又原样说了一遍给路氏听,“……娘也别太担心了,之前相公能绝处逢生,这次我相信一样也能的,情况再坏,难道还能坏过之前他人差点儿就没了不成?”
奈何路氏听罢仍是一脸的沮丧与迷茫,季善只能打住了没有再说,让路氏自己静静、缓缓吧,这么大的打击与绝望,总得给她承受的时间才是。
次日天没还亮,季善便习惯性的醒了过来,却没如往日那般,听见沈恒那边有什么动静。
因试着叫了一声:“沈恒,你醒了没?该起床了。”
沈恒却仍是没有动静,直到季善又叫了一声:“沈恒,该起床了!”,他才终于有了声音,“我今儿有些不舒服,季姑娘,不然就别跑步了?反正跑了也是白跑……”
季善知道他昨晚没睡好,哪怕他翻来覆去的动静再小,在安静得落针可闻的夜晚,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她的耳朵?
可没睡好不是理由,任何放纵与堕落也是从细微之处开始,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
季善想着,已摸黑飞快穿好衣裳下了床,到桌前点了灯后,快步到了沈恒床前,然后不由分说掀开了沈恒的被子,“什么叫‘反正跑了也是白跑’,沈恒,你这是打算自暴自弃了吗?不好意思,你没那个资格自暴自弃,我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那样的事情发生!”
冷笑着说完,还上手扯起沈恒来,“你给我起来,起来!”
沈恒不防她说上手就上手,怔了一下,才忙忙要坐起来:“季姑娘,有话好好说,你这样、这样不行的,男女授受不亲……你放开我,我马上起来,马上起来就是。”
一面说,一面要往回撤自己的手,却因动作太大,不小心把中衣的衣襟给拉开了,露出了半片胸膛来,本就已在发热的脸更是霎时要烧起来了一般,随即还蔓延至了全身。
季善一开始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就是露个胸吗,多大点事儿。
还是见沈恒一副都快成煮熟了的虾子,地上若是有道缝,他只怕毫不犹豫就要钻进去的样子,才后知后觉的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忙松开了他的手,讪讪道:“那你快起来吧,我不拉你了就是。但你也别再说方才那样的话,别再自暴自弃了,又不是真已到了绝路,夫子那里分明还有回转的余地,就算真没有了,你不还能自学吗?这些话从昨儿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说几遍了,真的早已说倦了,不希望这次过后,还要再说,好吗?”
沈恒还是头也不敢抬,低声道:“我、我知道了,我马上就起来,季姑娘稍微等我一下。”
季善余光见他一直将自己衣襟抓得死死的,不由又是尴尬又是好笑,他俩是不是弄反了,她才是男人,他才是女人?
不过他看着瘦,又是个文弱书生,没想到竟然好像还有胸肌……但光线这么暗,有可能是她看错了也未可知……
季善想到这里,脸不由自主的也有些发起烫来,忙扔下一句:“那我先去把粥热上,你快点儿啊。”,出了房间。
余下沈恒看她出去了,这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觉得浑身没那么不自在了。
连带心里的郁结与苦闷,好像也霎时少了大半似的。
但随即又忍不住苦笑起来,季姑娘始终这般的坦荡,人又是这般的好,就算爹娘都不同意他放她自由,他也该趁早放她自由,别再拖累她了才是,离了沈家,离了他,她肯定能过得更好,更舒心……
一时季善与沈恒跑完步回来,路氏已在装带给孟夫子的米糕和糍粑了,装好后却觉着实在有些拿不出手,又咬牙添了二十个鸡蛋,才觉得能看了。
因与沈九林道:“你和恒儿趁早出发吧,省得迟了,夫子已经开始在讲课了,白白耽误夫子的时间。”
沈九林沉沉“嗯”了一声,待季善与沈恒吃过早饭,沈恒也换过衣裳后,父子俩便一前一后出了门。
路氏和季善一直将他们送出了家门外的小径上好一段距离,又目送他们直至快看不见身影了,路氏方低叹道:“希望这一趟能顺利吧,若不然,将来我死了都没脸见你们姥爷姥姥去……不过话说回来,你姥爷姥姥既然那么盼着恒儿能中,临死前都只挂着这一件事,怎么就不说保佑保佑他,让他能顺利点儿呢,哎,这到底是什么命!”
季善能体谅路氏做母亲的心,想了想,道:“娘,昨儿二姐说您打算过几日去舅舅家一趟,还说舅舅家附近有个观音庙很灵?那到时候我们顺路去给相公求个符吧,指不定有了菩萨的庇佑,相公就自此都顺顺利利了呢?”
还是给路氏找个寄托吧,省得她不几日就熬坏了身体,给沈恒雪上加霜。
路氏闻言,忙道:“昨儿你二姐与我提过一句,善善你也觉着这个法子好?那过两日我们就去吧,都怪我没早点想到这一茬,之前都到咱们镇里烟霞山去上香就完事儿了,我早该想到去你舅舅家那边的观音庙也拜拜的!”
大抵心里有了寄托,路氏脸色很快好看了不少,也有心情关心季善了,“新棉袄穿着还暖和吧?听你二姐说腰稍稍大了些,要不我给你改改?”
季善还没将昨儿才得的新棉袄上身,毕竟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且那款式是真的……反正她穿上之后,更活脱脱一村姑了,还是容她先看几天,看顺眼了之后,呃,再上身吧……
婆媳两个说着话儿,很快回了家。
快中午时,沈恒与沈九林回了家。
路氏早等得很着急了,不待父子两个进到堂屋里,已急声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夫子怎么说?”
季善见沈恒和沈九林脸色虽算不得难看,却也没有笑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忙笑道:“娘,还是让爹和相公先进屋坐着歇歇,喝点热水后,再慢慢说也不迟啊。”
说完便到桌前,倒了两杯热水,先递给沈九林,再递给沈恒。
沈恒不由感激的看了季善一眼,低头喝了半杯热水,觉得没那么冷后,才开口道:“娘,夫子还是不放心我的身体,让我最好就在家里自学,那样冷了饿了都更方便些。不过夫子说了,他若是新授了什么课,规定了什么题目,都会让二姐夫告诉我一声,我做的题目文章他也会如往常一般,及时替我批阅,所以,其实回不回去复课,差别也并不大了。”
沈九林也道:“夫子说得也有道理,身体才是最要紧的,别看老四如今气色大好,瞧着已经痊愈了,但之前到底大伤了元气,还是得小心一点的好,不然……”
孟夫子的原话是‘不然就算开了年恒儿能中,身体却垮了,岂非后悔也迟了’,又与沈九林大谈做爹娘最大的心愿,不外就是儿女能平安一辈子而已,旁的说到底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那般执着?
说得沈九林大是赞同,本来觉得儿子不能回去复课很严重的,也渐渐觉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了,毕竟失而复得一次后,于他来说,其实已将很多事都看淡了。
路氏却是快要哭了,“怎么可能差别并不大,这离县试只得三个月了,老话还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呢,他爹,让你去是去求夫子的,怎么你还觉着夫子说得有道理了?你到底怎么办事儿的,早知道你这么不靠谱,我也一起去了。”
沈恒不欲爹娘因自己争执不愉快,忙道:“娘,不怪爹,夫子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便是您去了,也会这么觉得的。我也想通了,在家自学反倒更清净,且娘子给我模拟考一考就是几日,本来我也得告假,去不了学堂的,倒是正合适了。”
顿了顿,从袖里拿出一本书,“对了,夫子还给了我一本集注,说是他一位同年的,那位大人中了举人后,因双亲身体不好,便没再继续往上考,而是在府城也开了一家私塾,很是有名。这本集注可是那位大人的亲笔集注,夫子连亲女婿都没给的,却给了我,所以娘别难过了,我这次,一定不会再让您和爹失望!”
举人老爷的亲笔集注?
路氏又惊又喜,也顾不得难过着急了,忙道:“真的是举人老爷的书,夫子也真就这么给了你?”
沈恒点头道:“如今书就在我手里,难道还能有假不成,爹当时也在场亲眼瞧见了的,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季善也很惊喜。
孟夫子只是秀才,若算一级教师的话,举人怎么也得是特级教师吧?
特级教师的亲笔辅导资料,甭管孟夫子是不是真连亲女婿都没给,能给沈恒,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吧,看在这一点的份儿上,她也懒得再去想孟夫子和孟师母是因何忽然不愿让沈恒回去复课的了。
季善因笑道:“爹和相公一早就出门,肯定累了,我现在就去做饭啊,早些吃了,爹和相公都好睡一会儿,下午才有精神忙各自的事儿。”
说完就要出去,打算早些忙完了,再与沈恒好生谈谈,看他是不是真想通了,接下来又是怎么打算的,只要他能把心态放平,积极乐观一点,肯定事半功倍。
“等一下。”路氏却叫住了她,“善善,你做你和老四的就是了,我和你爹我们自己吃,你三嫂这两日没什么胃口,我打算给她做两样她爱吃的菜,你就别管我们了。”
说着凑近季善,压低声音道:“你再好好开解一下老四,他自来就心细,我怕他嘴上说是说想通了,心里却还没想通,回头又给憋病了……事情已经这样了,除了往前看,还能怎么着呢,好在夫子还是看重他的,还特意给了他书,指不定这次真能中了呢?”
季善见路氏心态还挺好的,能有一点点收获与补偿就满足,点头低声应了:“娘放心,我会好好开解相公的。”
路氏这才对沈恒道:“那你们就先回房吧,换换衣裳洗把脸,暖和暖和。”,打发了小夫妻两个。
彼时孟夫子也散了上午的课,回了后宅。
孟太太一见他回来,便忙迎上前小声道:“跟沈恒已经把话都说清楚了,他几个月内,都不会再来学里了吧?”
孟夫子本就窝了一肚子的火,见孟太太还催命一样,立时没好气道:“你难道没让杨婆子去亲眼瞧着沈家父子离开呢,还明知故问什么?沈恒天资尽有的,此番大难不死,定然也已脱胎换骨了,那此番得中的希望无疑也会增大许多,如今却因你的私心,让我只能将他拒于学堂之外,要是因此误了他的前程,我一辈子都难以心安!都怪你养的好女儿!”
这话孟太太过去十来日已听孟夫子说过好几次了,这会儿听他张口就又指责起自己来,从来不反省一下自己同样有错,也有些压不住火气了,冷笑道:“是我一个人的女儿吗,何况书上说的是‘养不教父之过’,可不是‘养不教母之过’,你口口声声怪我养的好女儿,我还想怪你养的好女儿呢!”
孟夫子自诩读的是圣贤书,向来不屑与老婆吵嘴的,当然,也的确吵不过,见孟太太不忍气吞声了,喘了两口气,到底没再针锋相对,扔下一句:“果然‘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懒得跟你多说!”
拂袖而去了。
躲在门外的杨婆子见他走远了,才忙忙进了屋里,低声问孟太太,“太太,老爷跟沈相公把话说清楚了,几个月内沈相公都不会再来学里了?……那就好,总算暂时了了太太的心事,太太也能安心为二小姐挑选一个好婆家了。”
孟太太闻言,眉头反倒皱得更紧了,烦躁道:“就怕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短时间内挑不好,偏梅儿那边暂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了,总不能真让我将她低嫁了,去受苦受穷吧?我如珠似宝的养了她十五年,十指不沾阳春水,没道理嫁了人,反倒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做饭洗衣,每日操劳个没完了!”
前几日孟太太的长女孟姝梅带着夫君儿女一道,回娘家住了几日,除了看望父母,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妹子孟姝兰的婚事了。
孟姝梅也的确带了好消息回来,县城城东褚家的二少爷就很合适,家里是开生药铺子的,家底非常之厚实,那二少爷也在县学念书,虽暂时未有功名,据孟姝梅的公公说来,学问十分的扎实,得中功名不过是迟早的事。
唯一的不足,就是那二少爷有些肥胖,外形气质都因此很是平庸。
孟太太听长女说完后,倒是觉得褚二公子外形平庸算不得什么不足,又不是女儿家,长那么好看做什么,这过日子最重要不就是夫君人好,踏实上进,家里也简单殷实吗?
可惜孟姝兰不这样想,听得褚二公子又肥又丑,先就翻了天,说若孟太太真要将她许给那样一个人,她宁愿去死,还真当日就绝了食。
叫孟太太哪里还敢再逼她,只得让孟姝梅回县城后就婉拒了这门亲事,另外再给孟姝兰物色人选。
问题褚二公子已经是孟姝梅能物色到的最好人选了,就这还是托的她婆婆,毕竟孟姝兰自身条件也没有多好,孟夫子说到底不过一个秀才,家里最大的进项,也不过就是孟夫子每年的束脩,加一些田地和孟太太嫁妆的收益,一年下来,撑死二三百两。
褚家一年却至少几千两银子的收益,除了最来钱的生药铺子,还有不知道多少的田地商铺,家里也有有功名的子弟,若不是孟姝梅的公公是教谕,婆婆也与县尊夫人交好,这事儿还真轮不到孟姝兰。
却不想孟姝兰竟还瞧不上人褚二公子,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孟姝梅便是亲姐姐,也忍不住有些火大的。
遂忍气应了孟太太的话,回去就回绝了褚家,且只在娘家住了两晚,便带着丈夫孩子一道,又回了县城去,以实际行动表示再不会管妹妹的事儿。
只终究是亲妹妹,之后孟太太也立时打发了杨婆子亲自去县城给孟姝梅赔不是,好话说了一箩筐,到底还是让孟姝梅心软松了口,说会继续替妹妹留意着,可究竟什么时候能有谱儿,她就说不好了。
杨婆子见孟太太烦躁,小声道:“太太,县城数得上号的人家就那么十来户,要么就是与咱们家差不多的人家,可不是家里没有适龄的儿子,就是一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这几日都在想着,要不,咱们还是再好好劝劝二小姐,也让大小姐与那褚家再说说?一时三刻间,怕是真再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
觑了觑孟太太的脸色,又道:“那褚家听说每个主子身边都至少五六个人服侍,女眷们更是月月做新衣裳打新首饰,咱们二小姐生来便是享福的命,太太亦舍不得她受苦,这不是正正好了吗?”
说得孟太太苦笑起来,“我们觉着正正好有什么用,那个傻丫头一门心思爱俏,她不点头答应,我们答应了又有什么用?回头真闹出了人命,或是闹着大家不愉快,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还要弄得梅儿在夫家也难做,哎,她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我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摊上这样一个气人的冤家?”
杨婆子闻言,也没了着,那毕竟是自家二小姐一辈子的事,的确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尤其得她自己愿意,不然纵然成了亲,只怕也是一对怨偶,届时岂非更多的麻烦,更多的气生,后悔也迟了?
沉默半晌,杨婆子才勉强笑道:“太太也不必着急,二小姐年纪还不大呢,且如今那沈相公也至少几个月内,都不会再来学堂来,咱们还有的是时间,挑一个老爷太太也满意的,二小姐自己也愿意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