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嘉谷当然不是有钱烧的。 “茶香稻”的种植要求本来就高,如果没有巨额收益,肯定会打击到农民的积极性。 如今嘉谷开出了3倍于普通稻谷的收购价,充分保障了合作社社员的收益。可以想象,明年在普诚县全面推广“茶香稻”的种植,将是何等的受欢迎。 作为“灵植”,“茶香稻”从秸秆到米糠,就没有一丝一毫是多余的。 秸秆被全部回收起来,运到养猪场,经加工后,变为青储饲料,是猪宝宝们的最爱——即使是秸秆,也蕴含着淡淡的灵气,品质之优越,连牧草都比不上。 为将“茶香稻”更好地保存储藏,嘉谷将收购的储粮仓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防潮隔热躲光,保障水稻达到最佳储藏保鲜效果。 从普诚县收购的两家粮油加工厂被整合成一家新厂,引进瑞士布勒的国际先进生产线,出米率能达到70%,大大提高了大米的生产加工质量标准。 今年嘉谷合计收获“茶香稻”稻谷23万吨,预计加工得到大米16万吨。 这点产量,如果是普通的水稻,简直是不值一提。 但作为嘉谷在大米领域的高端战略支点,“茶香稻”必须在高端大米市场构建充分的“霸权和统治力”。 民以食为天,而最基础的食物便是大米和面条。 可是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大米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在国际市场也没有几个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品牌。 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居岛国,则将大米做成了一项产业。 越光大米之名,甚至响彻世界。 岛国人样样都喜欢做到极致,大米也不例外。 越光米在1944年便开始培育,农民依照各地的土壤、气候等不断进行改良,还诞生了不少子品种,但其中还是以原产地新潟县所产的越光米,最负盛名,被岛国人赋予了许多美称——白雪米、世界米王……甚至被视作大米中的劳斯莱斯。 虽说有自吹自擂之嫌,但人家真的做到了世界扬名,而我们至今还做不到。 从口感和味道上来讲,粳稻由于生长期长,比籼稻接收了更多的日精月华,比籼稻好吃得多。 “茶香稻”与越光大米同属粳稻,还是粳稻中的精品。 “不对,我们的‘茶香稻’可不是越光大米可以比拟的。”齐政严肃道。 开什么玩笑?“茶香稻”可是灵植,他越光大米就算再出色,也不过是凡种,岂能与其相提并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