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战区的“大礼”(第二更!)-《抗日之敌后争锋》


    第(3/3)页

    再看军火库的规模和箱子的数量,这些弹药的数量肯定不会太少。

    和前面的箱子比,眼前的箱子更大,保护得更加严密,按常理它们的价值应该比前面的弹药更高。

    王铁山很小心打开一个木箱后,里面竟然还包裹了三层牛皮纸,把里面东西封得严严实实。

    这种情况下,王铁山自己都变得紧张起来,一层一层很小心打开里面的牛皮纸,看到里面的东西后,王铁山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然后露出一副失望表情。

    “团长,箱子里装的是火药……我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害我白高兴一场。”

    周成突然提醒:“小心一点,不要乱动,这不是普通的火药,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子弹和炮弹专用的发射药……”

    “太奇怪了,好好一个军火库储存发射药干什么?”

    “但对我们来说,箱子里的发射药比子弹更加贵重!”

    “有了这些发射药,咱们才能生产子弹,最起码也能复装子弹!”

    “让大家要看好这些发射药,千万不能乱动……再看看下一个箱子装得是什么?”

    这个箱子装得的是击发药,跟发射药一样,都是生产子弹必不可少的两种火药。

    第三个箱子最大,也最沉重,打开后直接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因为里面装的竟然是成块成块的铜锭。

    有击发药,有发射药,战区还在军火库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铜锭,目的再明显不过了。

    肯定是战区担心活动在敌后的晋绥军没有弹药可用,故意留下这些原材料让敌后抗日军队自己生产弹药。

    但结果并没有朝战区预想中的方向发展。

    活动在敌后的晋绥军要么被日军消灭,要么被他们收编,要么进山当土匪,很少有部队像救国军这样在敌后扎根,不断发展壮大。

    没有部队,战区提前储备的弹药和原材料就失去意义,最后全部便宜救国军。

    这时,周成脑子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生产子弹的原材料有了,如果没有生产子弹的设备和机器,活动在敌后的部队拿到原材料也不能加工成子弹,照样一点用也没有。

    战区当初决定储存原材料的时候肯定考虑过这些问题,那就意味着脚下的军火库很可能还藏了造子弹的机器设备。

    带着这种想法,周成既期待又紧张命令:“王队长,让大家再认真搜索一遍军火库,里面肯定还藏了其他好东西!”

    王铁山不明白团长的反应为什么会这么大,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担心,一会儿又期待,而且还那么肯定军火库藏了其他东西。

    但他相信周成,也没有问原因,很果断执行命令。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推荐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