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有备无患,趁小鬼子肯卖我们粮食的时候大量收购和储备粮食,最后肯定不会吃亏。” 唐宇峰和郑云山两个人被周成说服了,郑云山首先开口:“团长,我觉得你说得非常有道理今后华北的粮食肯定会越来越少。” “退一万步讲,万一将来咱们手里的粮食过剩,自己吃不完我们也可以送给八路军。” “而且粮食非常耐储存,只要我们把仓库修好了,储备个两三年都没问题。” “三年后的情况谁也不知道,万一发生什么天灾,这些粮食就会变成我们的救命粮食。要是有多,不仅可以支援周边八路军,还能拿出来换武器弹药和我们自己没法儿生产的药品!” “所以只要价格合适,小鬼子卖多少粮食我们就收多少。” 唐宇峰跟着点头,但很快就提出另外三个问题:“团长,你觉得小鬼子有这么多粮食卖给我们吗?” “还有价格,他们虽然很想拉拢我们,也不想看到我们接触八路军,从八路军手里买粮。但粮食的市场价格摆在那里,如果不能以低于现在的市场价格购买,吃亏的就是我们,按照往年的规律,秋收以后粮价或多或少都会降下来一些。” “如果我们跟小鬼子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成交,吃亏的就是他们,小鬼子会这么傻吗?” 周成想了一下开口:“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小鬼子手里肯定有一千万斤粮食,搞不好两千万斤都有。” “你们都别忘了,咱们防区内的十几万灾民都是日伪军造成的,灾民们的粮食全被日伪军抢走。” “本来有一部分粮食属于前线日伪军的奖励,结果这些日伪军全被我们干掉了,那些奖励自然而然落到小鬼子山西驻军了。” “十三万灾民撑到秋收的口粮,就算人均一百多斤口粮,日伪军也抢走了至少一千五百万斤粮食。” “除了普通老百姓,阳泉跟寿阳境内的地主和汉奸也被小鬼子整体搬迁到了他们占领区腹地,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不少粮食落到了日本人手里,我们就按五百万斤计算,加起来正好两千万斤粮食。” “价格更好说了。” “我刚才说的两千万斤粮食要么是日伪军从老百姓手里抢的,要么是他们从汉奸地主手里搞到的,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卖再低价格他们都是赚的。” “而且日本人不像我们,他们没了粮食就从占领区老百姓手里抢,根本不会缺粮食。” “两千万斤粮食握在山西驻军手中不仅没什么用,还会成为他们的负担,需要大量仓库去储存,还不如换成大洋跟黄金,军部把它分了来得划算。” “所以只要我们开出来的价格不是特别过分,山西驻军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秘密,肯定会同意把粮食卖给我们变现。” “至于我们购买粮食的资金,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些粮食都是小鬼子从老百姓手里抢走的,属于不义之财,我们肯定不能让小鬼子把所有便宜都占了。” “一千万斤粮食就算用火车拉也要好几次,所以我们跟小鬼子的交易肯定没法儿一次性完成。” “老唐你只要把前两次交易的大洋准备好,剩下的我来想办法,保证让日伪军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