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副团长狗急跳墙(二章合一!)-《抗日之敌后争锋》


    第(2/3)页

    一场大仗下来,炮兵营的开炮时间绝对超过二十分钟,按一分钟一百多发炮弹的消耗速度,二十分钟就要消耗两千多发炮弹。

    如果救国军不能自己生产炮弹,仅靠缴获和日本人每个月送来的两百发炮弹。最多两场大仗就能把救国军储备的山野炮炮弹全部耗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周成作为救国军团长,肯定要为救国军的未来多做考虑。

    搞清楚迫击炮炮弹的生产步骤后,他就天天泡在炮弹生产车间,跟几个弹药方面的专家一起攻克山野炮炮弹生产技术……

    跟迫击炮炮弹相比,山野炮炮弹更加复杂。

    可以说是迫击炮炮弹跟子弹的结合体,既像子弹那样有炮弹壳,又像迫击炮炮弹那样拥有可以发生爆炸的弹体,生产工艺非常复杂。

    几个人研究了好几天才把炮弹壳给研究透,至于发生爆炸的弹体,光原材料这一关就把他们卡出了。

    炮弹弹体不仅要跟炮弹壳紧密接触,保证不漏气,还要跟炮管里的膛线紧密切合,这样炮弹才能在出膛的一瞬间高速旋转起来,准确命中目标。

    这就意味着山野炮炮弹的弹体要比迫击炮炮弹复杂很多,原材料具备的特性也比迫击炮炮弹高的多,毕竟迫击炮炮弹不需要考虑膛线。

    看着桌子上的炮弹半成品,孔德文既失望有无奈,看着周成满脸期待说。

    “团长,说到底还是原材料不合格。兵工厂原材料加工这一块儿太薄弱了,除了生铁,其他原材料全都靠缴获和收集,大大限制了兵工厂的发展。要是我们有这方面的人才,自己生产原材料,我们还能生产更多的武器弹药,搞不好山野炮炮弹也能造出来!”

    在兵工厂呆的越久,周成越明白材料的重要性。

    以兵工厂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只要有材料,好多武器弹药的零配件都能打造出来。

    当即回答:“之前我答应过你问战区要人,肯定会说话算话!”

    “时间一到,我肯定把你需要的人才送到兵工厂!”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合格的原材料,但我们的研发不能停,你们可以先把制造山野炮炮弹的生产技术搞明白,等我们将来找到人才,生产出合格的原材料,兵工厂马上就能投入生产!”

    孔德文非常认可这个回答:“团长放心,你说得这些东西我都懂!”

    “还有一件事,因为这段时间我们大量生产弹药,炮弹的原材料消耗很快,剩下的材料只够生产三天了!”

    “如果团里不及时送来新的原材料,迫击炮炮弹生产线肯定要停下来。”

    “又是原材料!”周成眉头皱得更深了。

    生产迫击炮用的原材料全是自己从日本人手中敲诈过来的,用完了就只能等救国军跟日本人的下一次交易。

    没记错的话,上次交易刚过去不到半个月,差不多二十天后,日本人才会送来新的废旧钢铁。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二十天时间,兵工厂将会因为没有原材料而停止生产迫击炮炮弹。

    面对这个情况,周成自己生产原材料的愿望更加迫切。

    想了一下回答:“没有原材料就暂停生产迫击炮炮弹,集中人力和物力去生产子弹和手榴弹,地雷的生产也要抓起来,半个月后,兵工厂要集中人力和物力大规模生产地雷,越多越好!”

    “为什么?”孔德文下意识问。

    在他的印象里,兵工厂组建以来,地雷一直是配角的存在,基本都是部队有需求才临时生产一批,从来没有专门生产过。

    而且地雷在战场上的作用也非常有限,除了打阻击,作战部队一般很少使用,所以它在战场上也是配角的存在。

    周成没有解释,但心里门儿清。

    战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八路军通过百团大战给日军华北方面军巨大杀伤,让他们损失惨重。睚眦必报的日伪军肯定不会吃这么大一个哑巴亏,按照历史,他们当即给八路军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冬季大扫荡。

    好多根据地都会在扫荡中遭到日伪军洗劫。

    如果八路军拥有足够数量的地雷,肯定能给日伪军扫荡部队造成大量杀伤,减轻部队的作战压力,也能让杀进根据地的日伪军多一点儿顾虑,不敢在根据地肆无忌惮搞破坏。

    百团大战结束后,日本人肯定会继续收编救国军,甚至还会要求救国军进攻八路军根据地,作为投靠日本人的见面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