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莫道离别-《永徽迷局》
第(2/3)页
乳母护犊,说着又要哽咽,薛讷忙安慰她:“我平日里都吃得饱,穿得暖,楚玉也没有欺负我,乳母放心。”
刘氏欲言又止,沉吟着,眼眶陡然蓄了泪,干巴巴的大手紧紧握着薛讷的双手:“今日得了夫人恩惠,让老身回绛州龙门的老家养老,还赏了几亩良田……老身明日一早,便要动身了。”
此事来的突然,但刘氏年事已高,确实也到了得赏归家,颐养天年的年纪。薛讷纵万般不舍,亦不能挽留,他解下腰间佩玉,放在了刘氏瘦枯粗糙的掌心里:“往后无论什么时候,但凡乳母有事,大可命人拿这佩玉来寻我……”
刘氏泫然泣涕,半晌方止:“老身唯一的遗憾,便是未见大郎成亲了。”
薛讷心底掠过一丝冲动,他多想将樊宁从衣柜里放出来,告诉这个从小将他拉扯大的善良农妇,这就是他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可理智令他明白,这么做只能将他们三人皆置于炭火之上,何况樊宁还不知他的心意,最终他只能浅笑着,徐缓宽慰道:“等我娶了妻,一定带她去看你。乳母明日何时出发,我送你出城……”
“可使不得”,刘氏赶忙阻止,“哪有郎君送下人的道理,你可莫要旁人看笑话,等你爹回来,有人又要告你。大郎快沐浴休息罢,待会子水要凉了,老身也回去了。”
薛讷张张口,还没来得及说话,刘氏就已佝偻着身子,快速往门外挪去。薛讷明白刘氏都是为着自己好,忍着眼眶的酸涩,送她出了园去。
樊宁一直躲在柜中听动静,刘氏离开片刻后,她悄然无声地钻了出来。松竹雕饰的镂空木门外,薛讷独自站在月色清晖中的梨树下,晚风拂过,在月白色的圆领袍上吹出流光般的波澜,他瘦削颀长的身影却岿然如松柏,一动也不动。
樊宁看不清他的神情,却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寂落。刘氏在薛家为奴为婢二十余年,既有功劳又有苦劳,连薛仁贵都十分尊重她。趁着薛仁贵征高丽未还,有心人便以她年事已高为由头,撺掇夫人柳氏赐她衣锦还乡,明里是敬老爱老,暗中是想让薛讷在府中无亲信之人可用。樊宁先前以为薛讷不懂,今日见他这般,却陡然明白,他并非不懂,只是不屑于沦入这等纷争之中,可那些龌龊心思的人又哪里配得起他的宽仁善良。
樊宁走上前,轻轻拉扯住他的袖裾,薛讷回转过身,望向她,一丝浅笑缓缓在嘴角荡漾开,似是透着对那些难以追溯的旧时光的依恋,眼眶却依旧是通红的,他抬起骨节分明的大手,将两个桃放在了她的手心里,慢慢说道:“洗完澡,把这个吃了罢。”
樊宁偏头莞尔,语气不复平时那般蛮赖:“两个我吃不下,待会子一起吃罢。”
樊宁就是这样,总是能看透他的心思,虽然看透,却也从不多语,总能给他恰如其分的宽慰。薛讷心底难以释怀的伤感如烟雾般散去了两分,屈身坐在园里温泉眼旁的石凳上,清亮的眼波映着漫天的星:“你快去沐浴罢,我在这里给你看门。”
樊宁见他情绪好了几分,略略放下心来,微一颔首,返身回到房中,走入了云母屏风之后。
薛讷靠着梨树,望着咕嘟嘟冒热气的泉眼,忍不住又想起方才与乳母道别的场景,心里说不出的不舍难受。
他还未出生时,这个朴实善良的农妇便已开始在薛家做活,随薛仁贵夫妇辗转多地,直至长安,迄今已有二十余载。小时候他被父亲摔出襁褓,坠下战马生死不明,亦是她不分白昼黑夜,抱着他哄着他,一点点喂他喝水吃米糊糊,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按道理说,他实在应该亲自送她回绛州去,但手头的案子又令他脱身不开。
聚散苦匆匆,到底是不错的,薛讷以手撑头,伤感之意正浓,双耳却捕捉到了房中布料滑落的簌簌声和清脆的撩水声,他登时面红耳赤,思绪陡然混沌杂乱了起来。
当真是只要樊宁在,他便极难集中注意力,薛讷心里说不出的无奈,如此他又要如何查案,如何为她洗冤啊!
翌日寅时初刻,微光未明,长安城八街九陌还陷在一片昏沉睡意中,风影飞上平阳郡公府的外墙顶,趁着守院家丁正困意朦胧,快速蹿入了内院里。
浅眠里的薛讷听到几声布谷鸟啼鸣,悄无声息地披上衣衫,出园去柴房后门,扣动柴门三两声,风影就如一道疾风一般出现,对薛讷一礼:“郡马爷……”
薛讷来不及计较称谓,问道:“风大哥辛苦,这几日你可有牢牢跟住那张三?他可有何异动吗?”
“别院烧毁后,张三等人被刑部要求随时听传,他便没有回蓝田,也没回仙掌的家里,而是一直流连在平康坊吃酒买醉……”
“平康坊?”薛讷应了一声,又陷入了思索中:这张三身为武库看守,俸银不多,还要养活一家老小,哪里有银钱成日去平康坊吃酒。
“此人不光爱嫖还爱赌,在赌档一带很有名头。”
薛讷回过神来,握住风影的肩,小声道:“这几日辛苦你了,劳烦你再盯他两日,最近刑部未再传召人证,贼人定会逐渐有所松弛,看看他不防备时,可会露出破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