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吃又喝的,不用等第二天,直接就吐了,然后开始难受。 张九龄颔首:“小家伙现在所学,是否太深?” “所学深浅与所讲有关,我抄的西游记,往浅了看,是个乐趣,往深了看,就是政治。 抄的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不同,演义极尽夸张。 然,其却把人性表露得更加彻底,这才是三国演义的精髓。 你当故事看,并不深,只觉得诸葛亮厉害,周瑜衬托,实际你我皆懂。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李易联系起一大堆的内容来说,包括电视连续局里的歌,歌词的最后一句,他以问的形式来说。 ‘是也不是。’与‘是也不是?’是两种意思。 第一个是定语语句,即使是,我也可以说他不是。 第二个是反问句,‘是也不是?’等于‘你说对不对?’ 张九龄再次点头:“即元之所授,应依沰儿之龄?” “不然呢?听不懂你给他讲什么?难道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小家伙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不可以让起求甚解。 所教所授,必须让其直接会意,哪怕你以故事来说,也必须把你所欲授者明了。” 李易说清楚,让你们上课,必须给小家伙说明白了。 又道:“什么叫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说白了就是: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当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属于不求甚解,等到之后经历过一些事情,就明白了,那种心灵的冲击才最大。 故,欣然忘食。 而咱们的小家伙不可以,正如:人生本来一场梦,莫怨人生梦一场的消极之态。 小家伙应如煌煌天日,普照四方,不可如彩云追月,黯然神伤。” 李易定调了,你们教可以,别瞎教。 你们要敢把小家伙教成艺术家,我回头把你们变成艺术品。 他的定调名词解释其实是编钟制作出来后的调音,拿锤子砸,砸关键的位置,一锤定音。 在演奏的时候,西方的交响乐,如以小提琴为定调,那就是第一小提琴手的小字组的a 为定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