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易,卖种子给他们?”毕构没忘李易要骗人卖种子的事情。 李易想想,摇头:“没意思,真正强大的是武力,正常贸易即可。” 李易把自己之前的计划取消,没有意义,需要人手来布置。 等大唐把种子都种下去的时候,还用在乎别人窃取? “到时出海地方的部门检查严一些便可,海岸线长,不好防备,还上总要行船,查船。” 李易改变方式,大唐的船多了,去查的时候,对方需要拿出来勘验,然后接受登船检查。 他有别的办法限制,成本不是很高。 夷商海船,偷着带种子出去,为了躲开大唐的巡查,必然走陌生的路线。 陌生的海路不贴着岸,他们的船只就可能倾覆。 然后大唐的军队护航的贸易商团,发现哪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作物,大唐军队过去铲除。 延缓的时间不用太多,坚持十年。 十年后,种了新作物的土地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去看看?”卢怀慎好奇。 “不去,太远,洛阳宫到这里二十五里呢,我去医院。” 李易不想浪费时间,来二十二个夷商我就要出动? 大唐又不是没有外面过来的人,无非这二十二个人到了海州港而已。 从什么地方来的二十二个人被拒绝,没人接见他们。 不,有人管他们,鸿胪寺的官员。 其中一个手拿平板电脑,负责记录。 对方的语言,鸿胪寺还真有人懂,就是方言方面有些问题,能交流。 比如李易时候的外国人,到餐馆,说一个字:面。 正常人都不会认为对方想吃面包,而是抻面、拉面。 而国人到外面,不用说,直接用手比划,拿筷子吃饭,外国好心人会把他或他们带到中餐馆。 到了中餐馆就好办了,中餐馆别管是哪个地区开的,至少普通话对方能听懂。 其实出去的人,自己不会外语,总归要找个会外语的导游。 拿手机更好办,甭管手机翻译的语序是否正常,反正大概意思大家都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