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艘冲锋舟上的羽林飞骑配一个对讲机, 让什么时候从哪个角度抛网, 便听命令把网撒出去。 一艘网,保证很多条鱼。 冲锋舟不能再装的时候往岸上送, 送去几艘冲锋舟的鱼之后,本地捕鱼的人不捕了。 他们跑到近前看,相互交流。 这些跟黄色皮肤长得像的人, 咋捕鱼这么快?那网是一扔出去一个大圈? 船是怎么造的, 又高又大, 用了多少木头? 为什么看不到船帆, 关键还没有桨。 羽林飞骑重复之前的步骤,比划着让对方帮忙处理鱼和晒鱼, 给他们小刀。 这个小刀跟给南非那里大唐人的不一样,那个是李家庄子出品。 现在的铁在前面的地方炼出来的,砸一砸就是一把刀, 装上木头柄可以用了。 二百一十一个人拿到小刀,蹲下来帮忙。 他们认为帮忙, 对方实力强大,不打自己就行。 鱼头鱼尾巴对方不要, 自己收起来,煮着也可以吃饱。 等羽林飞骑不停地送来鱼, 生活在岛子上的人积极性起来了。 他们发现如果数量足够多的话,鱼头鱼尾巴上的肉能吃好几天。 有人跑去找更多的人过来,不管男女老幼,只要还能干活,就必须参与劳动。 二百一十一个人中有小孩子,同样蹲在那里努力工作。 他们不需要上学堂,在他们能够走路后, 便开始尝试着帮忙拎东西。 与大唐曾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并不觉得哪里不对。 似乎人的一生必须如此,其他的哲学问题与他们无关。 今天是大唐的旬日,有休木, 李家庄子的孩子们过来看大屏幕。 顺便择菜,有芹菜、豇豆、茄子。 孩子们边看屏幕边把芹菜叶捏下来,嫩的放到一边,老的扔垃圾筐里。 大孩子负责把茄子柄掰下来,用小刀切开那个柄,抽出里面木质的心,外面的带着刺的茄梗放篮子里。 这个东西晾晒后用水焯了能够蘸酱或炒着吃,扔了怪可惜的。 李家庄子有钱,可以不在乎,庄户们偏偏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节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