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过去,依然无事,同学们的警惕性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上心。 高中部的学生也收到了消息,各年级纷纷派遣代表和刘科进行了接触,表示不会置之不理,他们那边也会做好准备。 这就是昨天叫上刘科的好处,他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学生会的体育委员,平时接触的人很多,和各方面关系也处的不错,关键时刻全部派上了用场。 能够同仇敌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七中的学生被街里的混混们欺负惨了,始终敢怒不敢言,每个人心里都幻想着能有个机会报复回去。 现在机会就来了,不用自己单独出头,跟在大部队后面摇旗呐喊也能出口恶气。 正式的冲突未起,有人先倒霉了。 那几个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油奸”们,这两天总是莫名其妙的被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找碴,脸上不是熊猫黑就是乌眼青,如过街老鼠一般惶惶不可终日,心中万分渴望“组织”前来营救。 直到星期四放学后,仍然没有动静,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心里就有些放松了,毕竟是孩子心性,神经不可能一直绷着。 马丁可不是小孩子,他是曾经活了四十岁的老江湖,现在他已经非常确定:明天,这帮人肯定会有动作。 因为毕业考试的那三天,学校门口会有许多家长等待孩子下考,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敢挑那个时间点来闹事。 这几天马丁也没闲着,他在努力回忆上一世的这个时期,强县都有那些比较出名的“人物“。 最后还真叫他想出来一个,经过反复推敲马丁得出结论:这个人就算明面上置身事外,也一定是背后最大的主事者,最起码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他想到的这个人正是刘金。 星期五这天,刘金到了早晨十点才打开自家饭馆的大门,然后坐在店里接待一批批前来“报道“的兄弟。 刘金很聪明,在这些人面前只字不提去七中打架的事,只是天上地下的一阵儿乱侃,有人想往那个话题上扯,也被他巧妙地避开。 万一出点事儿,可不是我教唆地,规避危险是刘金地本能。 上午十点左右,大部队“集结“完毕,离开的时候大厨地徒弟在后面追着喊:不再坐会儿啦,我这边准备了酒菜呢。 闹得很多混混脑袋上挂着问号,不清楚是啥意思。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金哥自我保护的一点小策略:我真不知道他们干嘛去了,朋友们好不容易登一次门,本打算请他们吃饭,结果二话没说就走了,我还纳闷呢。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向七中杀去,浩荡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确实有点亏心,上面应该加个引号。因为费这么大劲攒人,最终混混们的数量也统共不到一百人。 强县才多大,能养得起几个二流子?这些人中还有些是特意从周边的乡镇喊来的。 刘金坐在饭馆的收银台前,耐心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说是收银台,确实也有点夸张,也就是一张带抽屉的桌子。 快到午饭点了,金哥饭馆没有一个客人。 刘金早已给厨师交代过:今天不营业,备好饭菜等着一会儿人回来之后开饭。 金哥餐馆一共八张桌子,一共三十多把凳子,从邻居家借点,让大伙再挤挤,最多也就盛的下五十个人。 所以只有那些有名号的混混才能坐在这里吃饭,其他的人只能在其他地方解决。 “老板,吃饭!“ 正在无聊的刘金打第十八个哈欠的时候,饭馆里走进来两个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