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西王赏功,江口沉银-《鉴宝无双》


    第(2/3)页

    西王赏功!

    吴夺还没上手,但是眼睛却不由一亮,这枚西王赏功金钱工艺精细,观感颇佳,真真有一眼。

    西王赏功钱,是明末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于四川铸造,有金银两种材质(铜钱、铁钱有争议)。

    顾名思义,它是“大西王”张献忠赏功所用的钱币。

    所以,西王赏功钱不属于流通货币,应该属于花钱(压胜钱)的范畴,或者说,更像是大西政权的一种“勋章”。

    西王赏功钱的金钱和银钱的尺寸大体一致,直径都在五厘米左右,厚度都在两毫米左右。同样的尺寸,金钱肯定更重,一般是五十多克。银钱则是三十多克。

    张献忠在明末主要是占据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建国之后,他铸造了西王赏功钱,对有军功的论功行赏;所以得到西王赏功钱的,主要是将领。

    按说当时铸造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也不至于难得一见;但是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不要说西王赏功钱了,凡是私藏涉及“大西王”的物品者,严重到会被诛灭九族。

    所以,西王赏功钱在清朝是基本见不到的。

    直到清末光绪年间,才在成都发现了西王赏功钱,而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又陆续出现一些。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高仿品。

    如今,在一些博物馆里,也能看到西王赏功的金钱和银钱,市场交易和拍卖会上也偶尔出现过。

    就西王赏功金钱来说,如今的行情已经到了几百万!

    “李局,这么值钱的东西,您就这么随身带着呀?”吴夺确实是有点儿纳闷儿,这玩意儿不太可能是到了青都市才得到的。

    “还不一定真假呢,不能说值钱。”

    “退一万步,就算不是真品西王赏功钱,我看这金质也没问题;光是按金子克价算,那也得二十多万哪!”

    李山笑着拿手指点了点吴夺,“你连元青花都卖过,二十多万会看在眼里么?”

    “当时要是不缺钱,我也不会卖啊。”吴夺也笑着含糊了一句。这点儿事儿,确实很多人都知道,李山想知道也不难。

    “上手吧。”李山捏着西王赏功金钱递向吴夺。

    吴夺抬手摊开,金钱被稳稳放在掌心。

    手感是真好啊。

    收藏古钱币的泉友,有的人是很喜欢把玩的。

    也不是什么古钱币都能把玩,就铜钱来说,把玩的多是传世黄亮品。但是,肯定和这样的金钱没法比啊。这把玩起来,确实更爽。

    吴夺摩挲了一会儿,又看了看细节。

    这枚西王赏功金钱,就吴夺在古泉上的眼力,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而且他也没见过真品。

    同时,这样的东西,造假要求相对也比较低。只要有一枚真品,用同样的材质一比一复制,比起瓷器之类的古玩来,难度确实是小多了。

    特别是如果是民国之前复制,百年的时光也会出现一些痕迹,也会形成包浆,更是难以甄别。

    吴夺还是得听一听,才能完全确定。

    结果······

    不仅不是真品,而且也不是民国时期高仿的。

    因为吴夺啥也听不到。

    具体时间,不得而知,但肯定比吴夺的年龄小就是了。

    这东西做得很好,绝非普通仿品,起码应该是依照真品一比一复制。

    “李局······”吴夺又掂了掂这枚金钱,金质和分量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你怎么看的就怎么说,这不就是让你帮忙鉴定的么?”李山应道。

    “冒昧问一句,您从哪里得来的?”

    “你先说鉴定结果,完了我告诉你。”

    “这东西,还没我年纪大呢!”吴夺干脆就直接说了。

    “你确定?”李山追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