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隋越窑,李元霸-《鉴宝无双》
第(2/3)页
“五千啊?”吴夺应了一句。
“兄弟别开玩笑!”
“我本来还想说五百呢,你这又是越窑又是唐代的,我一咬牙说了五千,你还说我开玩笑。”
“哈哈哈哈。”摊主大笑,“行了,五万。”
就唐代的越窑青瓷来说,一件水盂,行市差不多也就是几万的样子。水盂毕竟不是大件,而且越窑的产量也不小。
这件水盂,带着莲瓣纹和弦纹线,而且工艺精细,保存完整,五万也算合理。不过,在地摊上,价格弹性还是很大的。
“太贵了。”吴夺想了想,“我诚心要,给你翻个番,一万怎么样?”
摊主连连摇头,“我是报的地板价,你还抡着好几米的大砍刀,这就没法谈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开口才报五万,这里头肯定有水分。这玩意儿主要也得看摊主的进货价,没准儿很低。
吴夺又和他谈了谈,最后果然落了。
最终,落到了三万,摊主貌似不能再松口了。这东西他看明白了,就算进货价不高,也不太可能太便宜卖。
吴夺一看,便笑道,“那我再看看。”
“行。”摊主拿起大水壶灌了一口水,“说实话,我就是看你懂行,要是外行,我才不会让到这价儿。货卖与识家不是?”
吴夺这次,自然是要好好听一听了。
结果一听,这年份,比唐代还早。
推算出来,应该是613年,那时候还是隋代呢!不过,隋代享国时间太短,和唐初的东西,也差不了太多。
最令吴夺吃惊的是,这个“三”字,他也听明白了!
而且大有来头!
这个“三”,代表的居然是李玄霸!
这是在613年(隋大业九年),唐国公李渊任卫尉少卿之后,府上定制的一批越窑瓷器,全部都是精品;而在一部分器物上,还刻字以标明用途和归属。
其他刻字的器物上到底怎么刻的、刻了什么,吴夺听不到;但是这件水盂,三,代表的是李渊第三子李玄霸文房所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