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成了-《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第(2/3)页

    “我怎么会养出你这个小孽种!不孝不敬不义,为兄不爱。”

    这一瞬,杨太妃是恨不得啖其肉食其血,平日里雍容的面庞扭曲成一张狰狞可怖的鬼脸,阴气森森。

    礼亲王皱了皱眉头,从前他只听说杨太妃偏心,原来竟是这样一个“偏心”法。

    顾锦怎么说也是顾氏子弟,是宗室,怎么也轮不到她杨氏一个妇道人家这般折辱!

    礼亲王再也听不下去了,斥道:“够了!”

    “顾铭,既然你母太妃身子不适,那就赶紧让人‘扶’下去歇息吧!”

    礼亲王一字比一字严厉,疾言厉色。

    杨太妃不服气,依旧脸色铁青,可顾铭却是怕了,他现在只想尽快填上那个窟窿,还有就是顺利袭爵,无论如何,他现在都必须低调,决不能让礼亲王跑去御前告状。

    今天这件事必须止于靖郡王府。

    而且,礼亲王是宗令,他固然不能废了杨太妃,却可以让她闭门思过,更甚者去跪太庙、抄经念佛,如果真闹到这个地步,杨太妃以后还做不做人了?!

    顾铭越想越是胆战心惊,忙不迭喊道:“来人,还不赶紧把太妃‘扶’下去!!”

    他一边吩咐府里的下人,一边疯狂地对着杨太妃使眼色,意思是求求她别闹了。

    杨太妃脸色灰败,气得浑身发抖。

    她做这么多,全都是为了谁?!还不就是为了这个不孝子!

    气归气,杨太妃终究是沉默地由着顾三夫人与一个管事嬷嬷把她给扶下去了。

    杨太妃一走,正厅里终于恢复了平静。

    顾锦看也没看杨太妃,与沈菀交头接耳,在一堆契纸里挑了又挑,总算挑捡完了。

    而一旁看着的顾铭脸色一点点地变得更难看了。

    顾锦夫妇挑的所有产业都是郡王府最赚钱的产业,是郡王府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从前分家时,每一任家主都把这些最兴旺的产业留给了袭爵的儿子。

    可现在自己却不得不把这份产业拱手让给顾锦。

    顾铭的拳头握了放,放了又握,反反复复。

    顾锦闲闲地说道:“二弟,我这边都挑好了,你再看看吧,你可要考虑清楚了,可别后悔了。”

    顾锦确实不急,但是顾铭急啊。这些产业固然珍贵,可是比起爵位,比起挪用公款的罪名,那都算不上什么了。左右他还有爵位和俸禄,左右他还有剩下的那些家产,有舍才有得,现在这些“舍”比起“得”来也实在算不上什么。

    顾铭咬了咬舌尖,打落牙齿和血吞,颔首道:“二哥,我想清楚了。”

    他赶紧对礼亲王道:“今天就烦扰皇叔作见证,我和二哥即刻过户。”

    郡王府分家是家务事,自然不归官府管,归宗人府管,可产业的买卖过户却是要经过官府的,于是,礼亲王又特意叫了京兆尹上门。

    兄弟俩签字画押,又由京兆尹存档,毕竟这是宗室的事,又有礼亲王出面,京兆尹办得很快,只半个时辰就搞定了一切程序。

    京兆尹也不用人送,率先告辞,接着顾铭强颜欢笑地送走了礼亲王、顾玦等人。

    顾锦与沈菀夫妇从头到尾都在笑,顾铭却是笑得比哭还难看。

    他拿到了银票,也解除了眼前最大的危机,可心里没有半点高兴,也没觉得如释重负,反而心口压着一团几乎凝结的气。

    客人们前脚刚走,后脚被迫去“歇息”了一番的杨太妃也终于被“放”了出来。

    杨太妃面黑如锅底,嘴唇还在打哆嗦,急切地问道:“他们分走了什么?!”

    顾铭苦笑道:“三成。”

    杨太妃闻言还以为顾锦拿走了家产的三成,心疼极了,嘀嘀咕咕地说道:“你二哥这个人啊,实在是太贪心了……”

    结果,顾铭的脸色更复杂了,补了一句:“是我还有三成,分给了二哥七成。”

    而且,顾锦挑走的还是王府最值钱的产业,还有价值二十万两的金玉。

    至于剩下的那些产业,有的堪堪收支平衡,有的入不敷出,有的薄有盈利,还有的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除此之外,就只有刚刚换到手的三十万两银票了,真要细算起来,顾锦分走的远不止七成。

    什么?!杨太妃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发白的嘴唇抖得好像筛糠似的,一口气喘不上进来。

    她的面色开始发青,面露痛苦之色地捂住了左胸,呼吸艰难。

    见状,一旁的大丫鬟尖声叫了出来:“太妃!”

    在尖利的叫声中,杨太妃眼前一黑,被那如潮水般涌来的黑暗笼罩,然后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丫鬟和嬷嬷赶紧扶住了杨太妃,有的人把她往椅子上扶,有的人去掐她的人中,有的人去喊大夫……

    厅里喧闹不已,乱成了一锅粥。

    厅外依旧是寒风瑟瑟。

    顾锦夫妇俩送着礼亲王、顾玦与楚千尘三人,仆妇们被遣退了。

    礼亲王忽然在一棵梧桐树下停下了脚步,语调复杂地问了一句:“阿锦,你是不是早就这样打算了?”

    寒风刺骨,但此刻礼亲王浑然不觉,心思被方才发生的这些事所占据。

    顾锦直言不讳地点了头。

    他知道礼亲王的好意,现在也不瞒着他了,坦然道:“我知道老三犯了些事,急需用银子,所以今天才会在分家时只要银子。”

    冬月底,杨太妃去穆国公府,话里话外地说了一通,就是急着想让顾锦赶紧辞爵,彼时,沈菀只提出以分家作为交换条件,当时,她没说这家具体要怎么分。

    因为他们都知道,就算那个时候提了,也没用,杨太妃表面上答应了,事后她大可反悔,毕竟宗室分家是有祖制的,他们私下商定,哪怕让杨太妃画押,都没用。

    一旦闹到御前,不在理的人就是顾锦,杨太妃反而成了被顾锦哄骗的苦主了,顾铭大可以以杨太妃脑子糊涂为由,反过来告顾锦一状。

    所以,当时沈菀只以“顾锦辞爵后郡王府就分家”为条件,杨太妃虽然也不愿意分家,但是分家损不到王府的根本,杨太妃事后应该不至于反悔。

    所以,他们才会选择了这种相对迂回的方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