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代嫁-《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第(3/3)页

    皇帝摩挲着小印的手指停了下来,这才了然,原来是皇后硬要把袁之彤塞给顾玦做侧妃,才会惹恼了太后。

    这什么跟什么,简直莫名其妙!

    皇后的脑子被人给锤了吗,怎么使出这等不知所谓的昏招!

    有一刹那,皇帝差点没让人去把皇后传来,想要质问、怒斥她一番。

    但皇帝转念一想,忽然间就明白皇后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皇后这是要帮着太子拉拢顾玦呢!!

    皇帝气得拳头紧捏,眼眸中更是阴气森森,气势骇人。

    这是天子之怒。

    对于天子,他的龙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这是不容任何人觊觎的,也包括太子在内。

    在皇帝看,皇后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太子的意思。

    皇帝心中的怒意节节攀升,如那开闸的洪水快要将他淹没其中,他打定了主意等今日席宴散后,就宣皇后和太子觐见。

    就在这时,一个小內侍又战战兢兢地进来了,禀道:“皇上,太后娘娘派来的何嬷嬷不肯走,说是要替太后娘娘转告皇上一句话。”

    皇帝眯了眯眼,改变了主意,现在皇帝也想看看太后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于是道:“宣。”

    随着门帘打起,何嬷嬷步履沉稳地进来了。

    她自然能感觉到御书房内那种沉郁的气氛,却是浑然不惧。

    她在殷太后身边服侍了那么多年,说得托大点,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何嬷嬷屈膝给皇帝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参见皇上,太后娘娘让奴婢给皇上带句话,说两国联姻是国事,妇人不干政,这件事自然由皇上做主,若是皇上不愿,那太后娘娘会与皇后再议。”

    再议?议什么?!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

    殷太后这是在威胁他,要是他不同意让袁之彤为三公主代嫁,那她就要把袁之彤讨来给顾玦吗?!

    所以——

    皇后借着袁之彤与太后、顾玦母子搭上了线。

    顾玦是打算扶持太子吗?!

    想到这个可能性,皇帝的眼神比山巅积累千万的雪还要冰冷,恨不得把案头的东西全都扫到地上,把目光所及之物统统粉碎撕裂。

    “这件事容朕再想想。”皇帝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脖颈中有根根青筋隐现。

    何嬷嬷办好了差事,也不留恋,屈膝福了福:“奴婢告退。”

    何嬷嬷走后,皇帝又把刚才避到偏室的那名小胡子锦衣卫给叫了出来,沉声问道:“皇后到底怎么说,可有反对代嫁的事?”

    小胡子锦衣卫答道:“皇后娘娘说,由皇上做主。”

    皇帝闻言,眉心攒起,眉目更冷了,愈发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

    当初安达曼郡王提出两国联姻,皇帝选了三公主,也是问过皇后的意思的,皇后虽不舍三公主,但一直表现得深明大义,答应得十分爽快,皇帝知道皇后这是为了太子,想要为太子在南昊争取到一份助力。

    袁之彤既不是公主,也不是宗室,大齐朝历史上即便是和亲,代替公主和亲的也会是宗室的郡主、县主,而不是一个朝臣之女。

    以袁之彤的身份,又如何能取代三公主嫁给昊国太子!

    任谁都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答应代嫁这么荒谬的事,可太后还让人来问了,分明是居心叵测!

    恐怕太后、皇后与太子根本都是在算计他,看着是要他做主,其实他们是先下手为强,故意让人来他这里讨一句准话,就是怕他反对把袁之彤许给顾玦,所以就闹了这么一出,给他下套呢!

    皇帝的额头突突地疼,明白了,太后与皇后通过袁之彤为桥梁达成了一致。

    楚千尘是他赐婚给顾玦的,又是楚贵妃的外甥女,说穿了,她就是自己盖在顾玦身上的一个耻辱,所以,无论顾玦在大婚后表现得多看重楚千尘,皇帝都不会相信,他心里认定了顾玦不过是在用楚千尘麻痹自己而已。

    况且,楚千尘虽是宸王妃,却至今没有子嗣,一个没有子嗣的王妃就等于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破,将来要废,还是暴毙,还不是顾玦一句话的事。

    但是,顾玦必须得有子嗣。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芳华正茂的侧妃,而且是一个与太后有血缘关系的侧妃,显然是一个最好的人选了。

    作为侧妃,袁之彤可以守在宸王府中,闭门不出,而楚千尘就是她最好的挡箭牌!

    皇帝心中一片敞亮,感觉像是有无数散落的珠子在一瞬间串在了一起,终于想明白了所有的来龙去脉与细枝末节。

    他霍地起身,走到了窗边,那小胡子锦衣卫的目光默默地追随着皇帝,也转过了身。

    皇帝微仰着头,视线穿过窗外枯槁的枝桠凝望着湛蓝的天空,望着青州的方向,脑子里想的是袁又介。

    袁又介是青州布政使,这些年在青州说不上功绩卓越,也算是有几分功勋的。当袁又介十月携女来京述职时,皇帝也曾头疼过要把他放到什么位置上。

    皇帝舍不得把袁又介放到富庶的州郡,想着青州贫瘠,最后让他继续在青州留任。

    可现在皇帝突然就觉得不妥了。

    现在顾玦在有北地军和西北军的支持,就等于有一把铡刀从西北方指着京城似的,青州在京城的东南方,袁又介虽是文臣,但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待得久了,文武官员勾结那也不是稀罕事。

    这万一京城有什么“异变”,那么自己岂不是腹背受敌?!

    想着,皇帝烦躁地来回在御书房内走动着,内心的焦虑在他越来越急促的步伐中展露了出来。

    皇帝反复地来回走了四五趟后,又停下了脚步,原本晦暗的眼神变得坚定了起来,心里有了主意。

    其实,把袁之彤嫁去南昊也挺好的。

    一来,他可以给皇后和太后一个警告;

    二来,也能杀杀那些南昊人的士气,大齐并不是只有嫡公主才能嫁的,他只大齐皇帝,只要他下旨,谁都可以是公主。

    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心情一下子由阴转晴,就是几缕阳光拨开了堆砌在天际的阴云,豁然开朗。

    皇帝吩咐倪公公道:“笔墨伺候,替朕拟旨。”

    这道圣旨是由倪公公拟好,再由皇帝过目,然后在圣旨的末尾盖上朱红色的玉玺印。

    不过短短一炷香功夫,这旨圣旨就由倪公公送到了御花园的花厅中,由他宣读。

    皇帝在圣旨中把袁之彤夸奖了一番,把她夸得天上天下仅此一个,封了她为安兴公主,下一句就急转直下,令她联姻昊国。

    圣旨以“钦此”两字作为收尾,话音落下后,花厅内一片死寂。

    ------题外话------

    元宵节快乐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