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像有点五行之说的意思,孙猴子是唐僧的心猿,心猿属火喜动所以叫行者,要悟空。猪八戒是唐僧的肾水,属水,主七情六欲,所以叫八戒,要悟能做的和不能做的,所以法号悟能。水火不容,需要土的调和,所以就有了看似没什么存在感的沙和尚,因为土要调和矛盾而不争,得悟净。唐僧是元神,在道家也叫三藏,也就是玄藏之地。元神之动,需要御使意马,所以唐僧是坐着白龙马取经!” “对对对,看小说标题就感觉不对劲了。” “整本书的章回标题连起来,感觉就像是一套完整的修炼方法!” “……” 好家伙! 还做观点补充! 五行之说都出来了! 修炼功夫都给整出来了! 关键是,还真让这些人给生生把一些东西扯到了一起,给人一种有理有据之感! 这一刻。 读者不仅仅是懵逼。 很多人甚至都开始茫然了…… 他们的想法已经从“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转变成“我真的看过这本书吗”? 这些解读太牛了! 那到底哪一个解读才是正确的? 真实的西游…… 到底是什么样的? 楚狂写的《西游记》,到底隐藏了多少个并未明说的意思? 这些楚狂不明说,外人永远不会明白。 但毫无疑问。 无论何种解读,何种假设,都只能说明《西游记》的不简单! 一时间,甚至有人忍不住回头重新翻阅起《西游记》来。 第一遍,囫囵吞枣,时间太赶。 第二遍,很多人重读,已经是抱着认真研究的心态,这么多解读让很多人明白《西游记》的故事是值得研究的。 这些是比较钻的读者。 相比之下。 那些不那么爱钻,更喜欢看大佬们总结讨论的读者们,则是把目光看向了之前一直对西游各种针对的洪荒迷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