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原本李承乾是想揪出那些藏至深山、潜至平原的秃驴们线索,可没有想到歪打正着碰上了豫州之鼎,更没有想到能为苍文书院请到一位儒学宗师。 教育是兴国之本,李承乾心里清楚要想改变现有的官场状况,那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读书人。 这些年来,他在苍文书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而且投入的资本是年复一年的多。 即使有学子到了出仕的年纪,李承乾还是让他们多多游历,学习,从实践和生活逐渐积累经验,磨一磨他们的性子,将来的仕途才沟坎儿才能少。 别看这些家伙年纪不大,可个个心高气傲的很,整天在书院中粪土万户侯,火候还是不够,还是太年轻了;不过可以理解,名师教出来的嘛,自然目空一切,对于“老派人”的保守看不下去。 治大国如烹小鲜,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李承乾越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上面错一点没关系,可到了下面,地方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比想象中麻烦的多,想要改过一下子改过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这是要打乱地方政策节奏的。 所以李承乾必须提前与高表仁说一说苍文书院的具体情况,以便让老人可以尽快适应那里的生活和工作,让他在心里上做好长期的与那些牙尖嘴利的家伙们周旋的准备。 崔奎还是懂事的,知道太子与那些找乐子的人不一样,所以并没有安排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女侍来伺候,仅仅是派了一位服饰朴素的姑娘伺候酒水。 还别说,这姑娘的气质真不错,举手投足之间也能看出受到过良好的教养,与那些庸脂俗粉有着天壤之别。 史仁基这家伙自打小姑娘进来,这眼睛就没从人家身上离开过,端端是失了一州之长、封疆之臣的风范。李晦也不得不咳嗽一声提醒下注意一点,万一饶了殿下和高老的兴致,那他可是吃罪不起的。 当然,就算李晦不咳嗽,李承乾也注意到史仁基的表现了,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可以理解。三十多岁的人了,远离长安,远离老家,好不容易看到这么可人的小家碧玉,多看两眼也是应该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