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都是有关系的,李袭誉也是从军阵中滚出来的杀坯,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好鸟,他能容忍一个小小的县令在都督府中关门咆哮,就是因为这位叫贺钦的县令是他亡友之子。 而他们争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世侄实在是太哏了,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儿还是不懂的变通,处处跟人顶牛不说,这次更是得罪了朝中的“权贵”,所以今儿必须帮忘友好好管教下这愣货。 当官儿哪有那么简单,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你得知道,否则到了最后恐怕连怎么死的都搞不清楚。今天这出完全就是前辈对晚辈的呵护,动刀子也就是盛怒之下的冲动而已,根本就没想往下砍。 “安康郡公,晚辈不是这么教育的,这你有点过,政务嘛,哪儿有事事顺心的。赵国公是孤的舅舅,可那又怎么样,每每让户部掏钱的时候,还不是要吵吵闹闹一番,要都像你这样,那不弄死一个了。” 撂下这话算是替李袭誉圆了僭越之罪,又对李晦和房遗爱摆摆手示意二人退下,然才扭头看向了贺钦,笑着问道:“贺县令,来,与孤说说,是什么样的权贵让安康郡公如此的讳莫如深!” 是,灵州都督这官儿不是很大,但怎么说也是封疆之臣,一般的京官是肯定不会放在眼里的,因为与他们比起来,皇帝更看重边疆的稳定,更愿意听从将士们的心声,所以李承乾对这个人到底是谁很好奇,竟然连李袭誉都得罪不起。 而李袭誉所说的话基本上又都是围绕他和贺钦的关系在说,这明显就是避重就轻,所以就只能让这个愣头青来说了。 “回殿下,根本就没有什么权贵,都督这官就是当的太久了,惜命了,所以才忌惮那奴才三分,您给下官一天时间,下官回去先抽死那玩意,然后再回来请罪!” 贺钦这话刚说完,一旁的李袭誉踢了他一脚,骂了一句:“鳖孙,太没规矩了,你的礼教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君前奏对都敢马虎,你特么是活拧了是吧!” “行了,安康郡公,你不愿意说,还不让别人说吗?再说,孤觉得贺县令挺有意思的,性格坦率,没有老吏的油滑!” 话间扭头对贺钦继续说:“不要管他,他是越来越没出息,日暮西眷的人了,可你还如日中天,有什么话尽管说,孤这从来都是言者无罪的。” 得,有了李承乾的鼓励,本来就很不服气的贺钦终于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按照朝廷现行的律令,各道、州、县,按照实际的人口及田亩数,调整狭乡迁宽的事宜。 灵州是宽乡,土地富裕的很而且还有大量的草场,百姓迁到这里后可以自由的选择耕地或者放牧,亦或者两样都要,只要不浪费,能忙的过来,官府当然愿意多多丈量给他们。 毕竟这关乎着地方长治效益,几年之后仓禀殷实,府库充盈,到处都是稻香和牛羊,百姓的日子好过不说,对于他们仕途也更加有利。所以这次官员并没有拖沓,都按时按地的给迁来的百姓解决生活上的麻烦。 可凡是总有例外,尤其是那些从关中迁的来的豪族,因为出身和与朝中官员密切关系,所以根本就不把地方官吏放在眼里。如果不是朝中的政策有变,就这些低品秩的官员,这不辈子根本就不可能与他们站在一起。 而贺钦所在的成县也碰上了这样的“豪族”,可他碰上的这个豪族与平常意义的豪族不一样,他碰上的这位没有官身,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却是个极其狗仗人势的东西。 章蒲,一个雍州乡间的地痞,就因为他的妹妹是魏王李泰的乳母,摆脱了穷苦的生活,而且随着魏王的长大,他的行市也水涨船高,不仅成了一方富贾,更成了不少官员心存忌惮的人物。 这次狭乡迁宽乡是东宫主持的,魏王根本就插不上手,无力把他从这次改革的浪潮中拖出来,所以就只能让他随着百姓一道迁徙到宽乡。当然,这其中也有明里暗里的提示,让地方官员多多照顾乳母的这位兄长。 宽乡的地也是有薄厚的,章蒲来了以后打着魏王的名号,要求贺钦将河边的三百亩水浇地的原住民都赶走,换到其他不太肥沃的土地上,与此同时再将城中东北角的民居迁走用作他新府之用。 可章蒲的如意算盘打得太圆满了,贺钦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从小在丘八堆长大的他早就练就一身铁打的硬骨头,根本就不把这个魏王府的“外戚”放在眼里。 既然好言相劝不行,那就以姿扰官府的名义打了一顿,且偏偏将最贫瘠的土地分给了他。章蒲仗着魏王的势,在雍州横行无忌惯了,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的侮辱,尤其还是这种卑贱到不能再卑贱的七品芝麻官,要换做平时都特么站不到他面前来。 所以恼羞成怒的章蒲纠结家奴到田间找贺钦的麻烦,打算狠狠地修理这个不知趣的地方官一下,让他知道魏王身边的人是不好欺负的。 可没有想到贺弘更是狠,不仅让差役把章府的所有家奴全部下狱,更是打断了章蒲的双腿扔在府衙门前示众三日。 李袭誉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勒令其放人,并让医者为其治伤;知道这里面轻重的他还让贺钦去赔礼道歉。 可这个混账东西倔脾气上来了,不仅没有道歉,反而又让差役把章蒲从榻上拖了下来,把他吊在旗杆上风干。让全县的老百姓看看,不管是谁都不能阻挠大政的公平施行,起到徒木立信的作用。 而这次李袭誉不得不亲自跑一趟救人,然后把这个不知道惹到天大的灾祸而洋洋得意的世侄悬崖勒马。而今天已经是劝说的第三天了,李袭誉的耐性也逐渐消失,所以就有太子进门时用武力胁迫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