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吕武在春季之前回军。 在此之前,他断断续续收到了南下大军的消息。 “君上称此为‘一合诸侯’,乃是效仿桓公?”魏相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这个消息还是吕武在魏琦来信前跟魏相分享的。 国君成功地与齐国、鲁国、卫国、曹国、宋国、莒国、滕国、大邾和吴国在“虎牢”完成会盟。 吕武说道:“楚有能人,谏言楚君不与我纠缠,攻陈以慑不服。我观之,恐适得其反,逼使陈国归我。” 啥? 陈国跟楚国翻脸,对晋国竟然不是一件好事??? 魏相是晋国第一才子,外交天赋上也是极佳,考虑到晋国一直想搞“疲楚”又屡屡没搞成,瞬间明白吕武那么说是个什么意思。 他低低叹息了一声,说道:“此事难矣。纳陈不妥,你我皆知。然,不得不纳之,以效诸侯。” 事情是这样的。 晋国和一帮小弟在“虎牢”搞会盟场面,比较奇怪的是楚国竟然没逼近“虎牢”强行凑热闹,而是跑去教训了陈国一顿。 楚国将陈国摁在地上打的直接后果,是让陈君妫午更加悖离楚国。 陈君妫午派出使者要去“新田”谒见晋君姬周,商讨陈国加入晋国阵营的可行性。 当然,陈君妫午派出使节团想跟晋国结盟的事情,目前只有陈国的高层知道,晋国阵营以及楚国阵营的各国国君暂时是不知情的。 不知道,但是很多事情在事先能够进行猜测。 吕武和魏相交流下来就得出一个结论,先有楚国令尹子重搞事,楚君熊审又干出亲征陈国没打死的事情,必然吓得陈国不敢继续再跟楚国哥两好。 现在“东方世界”存在两个阵营,陈国不在楚国阵营待,不跑来抱晋国大腿才是怪事。 “我窃以为,陈公子必大肆出国以求存。”魏相很喜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预言。 吕武听得愣了一下,问道:“因何有此言?” 魏相就说了一些陈国的往事。 陈国的公族很有意思,之前已经有不少公族分散前往各国,挨了楚国一顿打之后,肯定会向外“疏散”再次分散公族成员。 那些早就离开陈国的妫姓公族大多前往中原各个诸侯国,有的泯灭于众人,不少死得没人清楚怎么死的,少量则是成功在某国名列贵族,比如齐国的那个妫姓田氏。 混得比妫姓田氏更好的也有,只是妫姓田氏干的事情最牛逼。 吕武当然知道“田氏代齐”这件事情。 他曾经还很认真地思考过,比如阴氏能不能有样学样,得出的结论是晋国根本没那样的操作空间。 晋国从来没有一家独大的环境,什么“大斗出小斗归”这种事情玩到破产都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可能要让另外的家族笑死。 想在晋国收买人心,只有一个前提和一种方式。 吕武正在践行自己得出的结论,为之奋斗而不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