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薛湄去了宫里。 她被请到了皇帝的御书房。 与薛湄预料的不同,御书房里只有皇帝本人。 他显得很憔悴。 薛湄行礼之后,皇帝让内侍端个小锦杌给她,让她坐下回话。 这是难得的待遇。 皇帝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把别人当人看。 等事情过去了,又会把人当奴隶。 也许,在他心里,这全天下都是他家奴隶,并非他的臣民。 “公主之事,你可曾听说了?” 皇帝问薛湄。 薛湄:“何事?” “新晓误伤了她婆婆,现如今她去了大理寺。 此案要审,朕甚是烦心。” 皇帝道。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也就是说,皇帝感到烦心了,做臣子的就应该羞愧难当——如此无能,不能提皇帝排忧解难。 薛湄不是朝臣,没有表现出她的诚惶诚恐,而是不咸不淡:“大理寺公正廉明,陛下放心吧。 若公主是被冤枉的,定能洗刷清白。” 皇帝:“……”薛湄不是不上道,她就是狡猾,不肯给皇帝出力。 皇帝也没力气瞪她了,而是问:“若朕要你出面,说公主乃是疾病,你可愿意?” “自然愿意。” 薛湄道,“能替陛下分忧,乃是臣女福分。” 皇帝微微阖眼,终于有了些欣慰之感。 接着,他又听到薛湄继续说,“陛下,事成之后臣女也不需要什么赏赐,您给臣女一道令牌,让我不用通关文书就可以去任何地方,行吗?” 皇帝:“……”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 不过,这种令牌倒也有。 京官外放时,朝廷就可以发这么一道令牌,让他一路畅通无阻;钦差出京办事,也有这种令牌。 “你想去何处?” 皇帝问。 薛湄:“瑞王要回白崖镇了。 若是想念他,我去看看他。 但边关多关卡,一路过去很是麻烦。” 皇帝:“……”“……以前成兰卿去过白崖镇的,戚思然也去过。” 薛湄继续道,“我也可以去吧?” 成兰卿是她父兄带着她去的。 成将军戍守,自然可以带家眷同行;而戚思然是以军医的身份去的。 薛湄既不是守将家属,也不是军医,她凭什么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