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兄弟这些年时常走山林,依照老者的吩咐,挖些草药回来。 经过老者炮制,拿到集市上去卖。 老者会吩咐他们,让他们要一个远远高出市价的价格。 他们就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把药材吹嘘得天花乱坠。 买药的,往往都是外地人,或者陌生面孔。 熟人知道他们俩是混混,不会上当。 很奇怪的是,买了他们药材的人,从来不回头找他们麻烦,哪怕价格高得离谱。 当然,也不会回头找他们再买。 他们靠着这老者作假的本事、他们忽悠的能耐,日子过得还不错,至少能吃饱穿暖。 现在他们又要进山了,自然要问问老者了。 “纸太白,字太细。” 老者看完,还给了胡三,“没见过这样的东西,估计是极其富贵门第。” 胡三:“……那这三七呢?” “书上没记载过,不知疗效。 这趟买卖划算,挖回来带三株给我,我给三十两。” 老者道,“你们去吧。” 胡氏兄弟起身告辞。 老者没阻拦他们去,说明这趟买卖可以做。 反复看那个纸,老者觉得这张纸就不止一百两,所以女郎有钱,绝不是耍胡氏兄弟玩。 胡氏兄弟去了,他重新进了自己的药房。 “……你说,老丈多大年纪了?” 胡二突然问弟弟。 胡三:“六十多吧。” “看着不像,有点像四十多。” 胡二道,“他手上的皮生了斑,但脸上没有。 那双眼睛,一点也不浑浊。” 胡三:“管他呢,他是个怪人,但是对你我兄弟不薄啊。” 胡二同意这话。 兄弟俩早些年在京城附近的乡下赶集,弄了个花里胡哨的药材卖。 一老妪衣着破败,听闻他们吹嘘药材疗效,说自家重病孙儿正好适合,想要买。 旁人劝:“这两小孩是行骗的,不是卖药的。” 老妪却鬼迷心窍般,非要买。 她说:“今早拜佛占卜,正好两只小狗儿跑过,应了这卦,我那孙儿怕是要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