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原本只打算造一条直通维修仓库的通道,但得到徐飞的指点之后,干脆把出口放在气闸之外。 等基点投入使用,人员下来走气闸进基点,物资下来走舱门进维修仓库,两全其美,岂不是美滋滋? 施工过程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找到合适的舱室,在将指定位置的舱壁分解,再重新组合成全封闭的通道。 虽然画好了设计图,各种数据也都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可谨慎起见,东方白每造好一段,都要亲自试验一下,速度快了慢了,都要在下一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 大问题确实没出现,小问题确实出了不少,就连滑梯的尺寸,都在施工半天之后重新修改,已经完成的部分全部返工。 若是放在地面,同等规模的滑梯连小工程都算不上,可放在月球,放大孤峰号上,确实是个不小的工程。 当最后一段顺利合拢,东方白亲自体验整条滑道的效果,先穿全套河豚装甲,再脱掉河豚,只穿生物装甲,最后再把一只标准物资箱推下去。 不管人还是物,抵达终点时的速度都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直达基点的交通线圆满完工,几个人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把月宫基地储备的物资清点一遍,凡是需要送进基点的,全部运向舰坑。 上面一个人搬起来送进入口,下面一个人及时接应,整个过程轻松无比。 对舰内的运输系统是建立起来了,但对外只能走缆索,那玩意的承重极限是八吨,就目前而言,足够了。 按说,再造个对外的系统才更加完善,但眼下没那个需要,东方白也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总要给其他人留一点发挥的余地吧? 接到月宫基地上报的消息,北都大喜过望,立刻命令第二批研究人员出发,一齐送上月球的,还有为月宫号准备的大批物资。 物资中的大头是氧气、然后是食品,最后才是食品设备。 十多个人,外加特遣三队主动帮忙,仍然花了小半天,才把这批物资送进孤峰号。 徐飞亲手打开气瓶,空气充满生活区……为了尽量减少运输压力,运抵孤峰号的并不是空气,而是加大氧气比例的“混合空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