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高先生鉴宝(1)-《传奇从重生开始》


    第(2/3)页

    但一开始放官帽的工具,是球形的,并非这种直筒形状。就是直筒形状的,也会在上方做个冠。

    直到乾隆晚期,才出现了直筒形状,而且多是四周有镂空,便于给官帽散气,或者在帽筒里放上个小香炉,香薰一下官帽。

    道光以后,简化了制造工艺,镂空的就少见了,多是这种直筒。

    从纹饰上看,这应该属于康熙年的东西。如果这是真的,这个帽筒可就真值钱了,那时候很少有直筒啊。

    但高崎宁愿相信反常必有妖。哪有那么多稀有的物件遗留在民间啊?他就把帽筒翻过来,但见底足有个红色款识,写着“官窑内造”四个仿宋字。

    高崎就明白了,这应该是光绪以后的东西。

    光绪以后的清朝,内忧外患,捉襟见肘,用于官窑的投资日渐减少。官窑支撑不了皇家庞大的制造开销,开始偷偷制作一些皇家使用的瓷器,拿到市场上销售。为卖个好价钱,往往在底足上印上“官窑内造”的铭章,以示与民窑的区别。

    在纹饰上,官窑内造与真正供给皇室的东西,也有区别。比如用这康熙朝常用于其他瓷器上的纹饰,用于帽筒上,这是故意为之。虽是官窑的东西,但皇家绝对不会这么用。

    但高崎见真东西见多了,总是隐隐觉得这东西纹饰上哪里有些不对,好像还达不到官窑的水准。

    越是晚清的东西,绘画师经过几代传承,运用色釉料的技巧越高。特别在青花的描绘上,浓淡的运用,几乎就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而眼前这件帽筒上的青花,虽然也有浓淡的变化,但绝对达不到大师级的水准,说是康熙年间的水准,倒还差不多。但这个器型和底足的款识,分明就是晚清的东西。

    这就有点奇怪了。

    他思索半天,回想着赵老板交给他的,识别款识和各种造价的手段,就去自己茶室里,把赵老板留在这里的放大镜拿出来,放大了款识仔细看。

    果然,在这款识的四周,胎色和底足上其他的地方不太一样,好像有个若有若无的小圈。

    高崎把放大镜放下,对穆启胜说:“这个帽筒,是晚清或者民国年间的仿品,属于高仿,有一定收藏价值。”

    帮人家鉴定瓷器,只说瓷器的出处和优劣,在主家不谈价格的时候,绝口不提价格,这也是行里的规矩。而且,即便主家说了价格,自己也不能置评,能给对方说个参考价格,就算是不错了。

    这些规矩,高崎也是跟着赵老板学的。

    听高崎这么说,穆启胜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不对呀,我买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了,这是光绪官窑的东西,只不过不是供皇家的,是官窑出了偷偷卖到民间去的。虽说不比官窑的贵,可也跟官窑差不多,卖一半价格是没问题的。”

    “这不是官窑内造,”高崎纠正他说,“是高仿。底足后面的款识,是现代工艺,后来烧制上去的。也就是说,你这件东西,本来就是晚清或民国早期的高仿,原来没有底足的款识。有人为了卖个高价,才又烧上那个款识,冒充官窑内造。整个帽筒,等于是仿了又仿,仿造了两次吧?”

    “清代还有仿品啊?”穆启胜一脸懵逼。

    高崎就笑了说:“仿品不分年代,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

    “可我买的时候,有鉴定证书啊,你看。”他又从帽筒里,倒出个封塑的小卡片来说,“这上面写着,中国古瓷器鉴定协会,还有印章呢!”

    高崎就有些无奈了。你跟这种外行,是永远说不清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