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呵呵……贤弟你急啥,咱们作为写书,谁会用真名,当然是用笔名,比如你叫浪里白条,我叫东阿宋玉。” 李恪一脸黑线地看着在跟前洋洋得意的程处弼,眼角一抽,差点就想抄鞋底子拍在这位不要脸的程家人脸上。 “处弼兄拜托你正经一点行不行?像小弟我,叫长安潘安还差不多。” 你特娘的都能叫宋玉?那我叫潘安岂不是更名归实至。 “那行,你的笔名长安潘安就这么定了,”程处弼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用哄小孩子的语气敷衍道。 旋及开始考虑到自己作为东阿县伯,又是老程家最靓的崽,若是叫东阿宋玉的话。啧啧…… “我的笔名……东阿,太危险,很容易就让人联系到我的身上,不行不行。” 李恪差点就乐了,旋及一想不对劲。总觉得处弼兄是话里有话,可又偏偏找不到证据。 程处弼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做出了一定的取舍。 “罢了,我还是叫山东宋玉比较好,这样的话,覆盖面比较大,应该被猜到的机会要小一些。” “这会不会不太合适,要不我改个笔名算了……” “也是,贤弟你的姿颜着实……” 听到这话,累觉不爱的李恪直接就毛了。恶狠狠地抖了抖自己的手中的宣纸。 “算了,我还是觉得我叫长安潘安更符合我的形象。” 大唐长安旬报最重要的两个枪手,咳,最重要的两位撰稿人:长安潘安和山东宋玉在同一天诞生了。 他们必将会在长安的文艺圈和文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就真的这么写了?”李恪看了一眼方才处弼兄提出来的建议,忍不住问道。 “嗯,就这么写。”程处弼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很快,两人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就炮制出了长安旬报开刊特别版。 照着之前的估计,只需要三四天的功夫,就能够将六万份报纸印刷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