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结果呢,非但没能拖延住,就连原本由吏部主持的科举要务,都被陛下给交托到了礼部手中。 对于那原本事务不多的礼部而言,绝对是意外之喜。 在六部之中,吏部最重,户部与兵部次之,而刑部与工部再次之,至于礼部,则属于是拖后腿的那个。 可现如今,拿到了主持科举这份重任之后,礼部的地位得到提升可以说是必然的。 ##### 事务已定,一干臣工自然也不便久留。 而那位陛下的舅兄,大唐凌烟阁第一功臣,赵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正缓步而行。 脸上几乎不见喜怒,可是所有人都明白,吏部哪怕是失去了科举这份重担。 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的吏部,仍旧是六部之首。 但对于失去主持科举的工作,则代表着陛下对于他的推脱心生不满。 即便陛下明面上没有表露,可这帮子官场老油子又焉能不明? 跟长孙无忌关系十分亲密的禇遂良,也都只默默地跟随在长孙无忌身边,几次欲言又止。 可看到长孙无忌那副生人勿近的表情,最终将想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你看你,老程我可是给你创造了机会,谁知道贤弟你自己不懂得把握机会,结果倒便宜了礼部那帮子家伙。” 程大将军拍了拍身边的李绩,一副贤弟你实在不争气的表情道。 李绩黑着脸白眼一翻。 “老程你少胡说八道,小弟我管的是兵部,掌武官将士升降、武备诸务。再怎么也跟那取士联系不上。” “今日陛下这么做,啧啧……想必某人心里边肯定不痛快。” 一干武臣一边走一边嘻嘻哈哈,不过那帮子文官倒是都加快脚步,努力远离这帮粗鄙武夫。 想比起那些武臣而言,文官之中可是有不少已然开始忧心忡忡。 糊名誊录制度,削弱了世家大族中的平庸之辈入仕的机会。 而剥夺掉了行卷,等于是让世家大族,再难像过去那般拿捏与挟制那些寒门学子。 他们只需要凭着真本事,就能够有很大的机率被录取中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