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万一没搞好,锅要怎么分-《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第(2/3)页

    怕是不知道建一个这种规模的示范区需要多少钱吧?

    赵辉想了想,跟考察团的人详细解释说,如果只是普通的植物幼苗,建一个也无妨。

    但是因为要使用特制的培养液,加速幼苗和植物生长,这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考察团的人一开始还不相信,觉得赵辉在和他们抬价谈条件。

    直到赵辉拿出具体的实验数据,以及提到农科院那边一两年前已经验证过培养液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如果不是成本过高,恐怕早就开始推广了,他们这才信了几分。

    ……

    考察团的人面面相觑,他们意识到,这家公司提供的改良抗旱植物,效果是肯定有,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存活也不成问题,关键在于成本。

    这和他们往常推广的植树造林项目有些不一样,人力成本姑且不算,光是幼苗成本,就是普通幼苗的几倍。

    如果想要快速见到效果,再使用培养液的话,成本更高。

    赵辉把他们的神情都看在眼里,继续解释说,就算现在给他们的报价,也都是公司不怎么赚钱的价格。

    关于这一点,赵辉是真没有说谎,陆羽当时就定好了,国内潜在需求量够大,即便利润再微薄,基数够大,加起来也不少。

    要赚大钱,还是要出去赚。

    要不然,陆羽为啥急吼吼的去吉布提投资?

    考察团的人,看着赵辉递给他们的培养液成本表,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

    他们相信赵辉在培养液这上面没有说假话,既然农科院当时验证过来,只要他们稍稍去求证一下,就知道真伪,犯不着说这样容易戳破的谎言。

    但这么算下来,赵辉的报价,还真是不高。

    改良抗旱植物,说的简单,只是增强了植物的储水性,但天知道他们的研究费了多大功夫,经费花了多少。

    想来也不容易,经费肯定不少。

    真要简单的话,早就有了,也不会等到现在才被研究出来。

    ……

    考察团了解完详细情况,告别赵辉,又匆匆赶回了宁省。

    这件事太大,需要把所有细节全都汇报上去,等上面开会做决定。

    这么高的育苗成本,即便种植后不使用培养液,所需的费用仍然是他们以前所用的几倍。

    也就是说,同等规模的财政拨款下,能种植的面积要缩小好几倍。

    虽然树木的存活率大幅增高了,效果比以前更好了,但各有侧重吧。

    反正这种取舍得失,至少不是他们所在位置能决定的,搞不好,省上都要专门开会讨论好多次。

    体制内做事嘛,怎么下决定,谁下的决定,下多大的决定,那都是有讲究的。

    说难听点,这个项目搞好了,大家自然都高兴,排排坐分果果,你好我也好。

    万一没搞好,锅就不好分了。

    谁都看重自己的前途和位置,慎重一点无可厚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