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实事求是-《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3)页

    玩多了三国游戏的人,容易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遇到名臣猛将就该集邮癖一样全心全力笼络,看能力数值高低决定“赏赐/封官”,这样就能一步步壮大势力最终得天下。

    但真实世界哪有对付npc那么容易。

    你得注意论资排辈、先来后到、历史功绩。真跟游戏里那样“原军师智力值98,现在招到了一个智力值100的新武将,立刻让这个智力值100的当新军师”,那这个主公多半没干多久就众叛亲离了,谁还为你努力啊。

    或许有人会举反例:历史上刘备当上汉中王时,需要提拔一个“副州级干部”镇守汉中,下属都觉得“关羽做了正州级,现在的副州级肯定该轮到张飞了”,那刘备为什么出其不意提拔了魏延呢?这不就说明“只要有能力,可以突破资历阀阅破格提拔”吗?

    这个例子容易被魏延粉引用,但其实不太恰当。谁知道刘备这个举动有没有模仿秀的潜在动机——当年刘邦刚做汉王的时候,一到南郑,被萧何劝说轰炸,筑坛拜了资历浅薄的韩信为大将。

    刘备刚当汉中王时,好多举动都有刻意模仿高祖皇帝历史同期行为的痕迹,破格封魏延说不定也是其中一步模仿,显示自己的人事绝对权威与高祖皇帝相似。那段特殊时期刘备的行为逻辑不能代表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的一贯作风。

    所以,如今这种不需要特事特办的正常岁月,在刘备告知了这批被董贼排挤借刀杀人的名士里有荀攸时,李素才那么冷静,丝毫没有流露出“因为荀攸是个人才,就能直接拿来用”的肤浅姿态。

    就算荀攸是人才,可以用,也得我亲自决策用不用,恩自上出。招聘流程全部走全,别人要笔试一面二面三面,给荀攸也得上齐活,不能坏了整个阵营的人力资源管理秩序。

    更不能给老部下旧部下留下任何“刘备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对付董卓的乱命,所以迂腐没原则和稀泥”的坏印象。

    何况荀攸这时本来就是一个“因为证据不足而刚被释放的前嫌疑犯”,他没得讨价还价。

    刘备掌握了处理节奏后,李素就只留了一句话:“别人的善后安抚,兄还需自己上心,我这儿就无所谓了。如果荀攸确实可用,他要挂蜀郡太守就挂好了,我只当庲降都督也行。到时候给荀攸两年‘试用期’好了。到明年年底之前,蜀郡六曹的刑、礼、兵三曹事务留给他决断。

    至于吏、户、工三曹的事务,让子瑜接着干?    有大事请示我遥领。我不是不放心荀攸?    而是术业有专攻,他不懂我们在蜀郡布局了一半的兴修水利、建设工商。万一是个老派持重的官僚?    嫌弃大兴土木、要与民休息?    那就坏了事儿了。所以这一块必须让他跟着看两年,才能决定是否真的放权插手管具体细务。”

    李素最后这段话?    也是体现了“事有经权”,原则是原则?    特殊情况是特殊情况。正如历史上刘备按原则用人用了几十年?    唯独在需要破格提拔魏延树立汉中王权威时破例了。

    但这个破例也是想清楚了的,因为它损害的是三弟张飞的利益,而刘备知道张飞跟他的交情不是官职爵位可以离间影响的,那是生死之交。所以拿张飞的利益偶尔立威是不要紧的?    属于不跟三弟见外。

    李素现在也是说:你跟蔡邕?    还有张肃张松一家那些人,还是要公事公办的,别寒了他们的心。但是跟我可以不用见外。

    刘备都没等李素说完,直接摆摆手:“行,都知道?    咱俩谁跟谁啊,不会跟贤弟客气的。”

    ……

    商量好了处置策略之后?    李素留在蜀郡的最后半个多月,倒是又恢复了平静。他知道如何应对荀攸和其他被董卓流放的人的处置方法?    也就没必要担心。

    就每天稍微料理一下内政事务,查漏补缺?    然后跟即将南下的关羽张飞每天“为了屯田养兔而猎狼”?    顺便也让士兵们适应一下盛夏钻山林野营拉练的辛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