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我又找编剧朋友帮忙,又在山城本地请了一位老编剧,帮我把把关,这些可不得花钱吗?” 投资人或者导演雇佣影视行业工作人员,通常采取三四三的付款方式。 不管故事是编剧的还是导演的,总之编剧接了活,签了合同,制片方就要给30%的预付款。 等剧本改到投资人和导演满意了,才能拿到中间的40%,有些时候,这钱不好拿,影视剧拍到一半,可能还要把编剧叫过来改剧本。 至于最后的30%,有些时候拿不到。电视剧播出,收视率不高,甩锅编剧,尾款就没了。 电影播出,票房没到预期,也拖欠尾款,就说投资人也没回本,编剧的先欠着吧。 反正剧组都解散了,制片和导演都是打工的,编剧是弱势群体,找谁要钱去? 所以编剧往往会重视前面的70%,想要先把能拿的拿到手。 《疯狂的石头》其实还没立项,故而也没跟编剧签合同,但如果不给钱,谁帮你干活? 所以宁皓很干脆的给钱了。 院线电影编剧一般占电影制作成本的1%-3%,以《疯狂的石头》预估的三百万投资额计算,编剧预算是十万以内。 张然不在,宁皓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但毕竟也是文化人,对编剧又很看重,所以准备一个剧本花五万块。 不过这钱是给一个编剧团队准备的,只是支付前期预付款,也就不到两万。 按理说,宁皓现在手里少说还有两万块,不过一群文化人凑在一起,平常做点有文化的事,花点小钱也是应该的。 此事不足为外人道哉,宁皓也没跟张然说的太细,就说是花钱请编剧,隐隐约约又说了一些,总之张然能明白就好。 “我不在乎花这些钱,只要电影能顺利筹备完,顺利开拍,我花钱请客也行。 不过,我作为制片人,花了多少钱,这钱怎么花的,这账我要记一下。 也没别的意思,我这是积累经验,为下部戏,为我以后工作做的准备。 没问题就一起算一算,晚上我请客,地方你们选,你把人带过来,让我认识一下,你看行吗?” 第(2/3)页